Tag Archives: 马来西亚槟城

槟城竹林植物公园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素有东方花园的美称,事实上,槟城东方花园的雅称真的是实至名归的。来到槟城旅游的人们都知道有几个槟城景点其实本身就是优美的园林,不少的槟城攻略都有介绍这些园林让游客们知道。槟城竹林植物公园(Bambusetum Botanic Garden)正是其中一个这样清脆美丽的园景植物公园。 这座竹林植物公园实在槟城历史悠久的槟城植物园内以竹类为主题的植物公园,它是植物园内比较新开辟的园区,是在2007年6月由当时州政府的旅游及环境发展委员会主席主持邓章耀动土仪式。这座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是当时州政府拓展槟城植物园的计划之一, 据悉,竹林植物园内共有36种不同种类的竹子,除了国内可以找到的主子种类之外,这里也种有来自邻国如泰国、印尼及中国的竹子。他们形态各异,用碧绿挺拔的身姿,或者小巧浑圆可爱的竹丛装饰着公园。 公园里有特制的石造走道,顺着斜坡蜿蜒而建,让游人可以在这样秀丽清雅环境下散步晨运。对于喜欢赏竹的朋友们来说,来到这里就能看到不同种类的竹类。此外,这里也是槟城的绿肺,提供人们一个可以接近大自然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闹。 每当假日和周末,甚至是平时的时间,都会有人来到这里散步及跑步,这里的步道很适合进行这类的活动。无论清晨或傍晚,能够一边赏竹一边在这里散步或慢跑,不但对身心有益,更是能够让一家大小趁此机会放下平时的忙碌,在这里交流感情。 若是您安排到槟城植物园走走的话,也可以顺道去看看这个新的园景设施。生态旅游鼓励游人热爱大自然环境,享受绿意带来的健康和自然。我们来到公园必须保护园里的花草树木,也应该城市中难得的那一片青葱。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素有東方花園的美稱,事實上,檳城東方花園的雅稱真的是實至名歸的。來到檳城旅遊的人們都知道有幾個檳城景點其實本身就是優美的園林,不少的檳城攻略都有介紹這些園林讓遊客們知道。檳城竹林植物公園(Bambusetum Botanic Garden)正是其中一個這樣清脆美麗的園景植物公園。 這座竹林植物公園實在檳城歷史悠久的檳城植物園內以竹類為主題的植物公園,它是植物園內比較新開闢的園區,是在2007年6月由當時州政府的旅遊及環境發展委員會主席主持鄧章耀動土儀式。這座以竹子為主題的園林是當時州政府拓展檳城植物園的計劃之一, 據悉,竹林植物園​​內共有36種不同種類的竹子,除了國內可以找到的主子種類之外,這裡也種有來自鄰國如泰國、印尼及中國的竹子。他們形態各異,用碧綠挺拔的身姿,或者小巧渾圓可愛的竹叢裝飾著公園。 公園裡有特製的石造走道,順著斜坡蜿蜒而建,讓遊人可以在這樣秀麗清雅環境下散步晨運。對於喜歡賞竹的朋友們來說,來到這裡就能看到不同種類的竹類。此外,這裡也是檳城的綠肺,提供人們一個可以接近大自然的地方,遠離城市的喧鬧。 每當假日和周末,甚至是平時的時間,都會有人來到這裡散步及跑步,這裡的步道很適合進行這類的活動。無論清晨或傍晚,能夠一邊賞竹一邊在這裡散步或慢跑,不但對身心有益,更是能夠讓一家大小趁此機會放下平時的忙碌,在這裡交流感情。 若是您安排到檳城植物園走走的話,也可以順道去看看這個新的園景設施。生態旅遊鼓勵遊人熱愛大自然環境,享受綠意帶來的健康和自然。我們來到公園必須保護園裡的花草樹木,也應該城市中難得的那一片青蔥。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槟城宝盛民宿果园品尝国王美味

<简体文> 近年来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地开始火红起来,特别是在文化及自然美景丰富的地方,如马来西亚槟城就是展开生态旅游的最佳地点。近年来到槟城旅游的人们特别多,槟城攻略也在找着新的槟城景点和新的旅游路线来吸引新时代旅客的兴趣,特别是着重在适合一家大小参与的生态旅游。那么,生态旅游可以和美食有挂钩吗?哈哈,为什么不能呢?槟城宝胜果园民宿就是这样的好去处啦! 吃水果算不算来了一次槟城美食之旅呢?你可能会怀疑。但是如果一说起榴槤,大概很多人不能不同意它也是来到马来西亚旅游必尝的“美食”之一吧?榴槤对于东南亚来的朋友不算是陌生的,马来西亚生产的榴槤在世界上可是赫赫有名的–爱者对它欲罢不能,恨者对它敬而远之。但是,榴槤为果王的霸气称号,却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水果也撼不倒的。 槟城的榴槤也是出了名的好吃,而宝盛果园就是将榴莲和民宿结为一体,让游客前来品尝榴槤之余,也能在果园中住宿。这座果园是在1959年开垦,现在里面种有的榴槤种类繁多,其中就包括了槟城著名的红虾、葫芦、坤宝红肉、青皮红肉等等。各种不同的榴槤味道或甜或苦,口感绵密,让人想要全部都品尝一下。 位于槟城Balik Pulau山林间的宝盛民宿果园,也适合喜爱大自然的朋友前来住一晚。这里虽然说是民宿,但是其住房确实别墅(Villa)的等级,设备应有尽有,还有私人泳池。来到这里吃榴莲住一晚,享受山林里舒爽的清风和清新的空气,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因为榴槤是季节性的水果,因此若是想要来品尝榴槤的话是要看季节的。榴槤季节是在5月到8月,因此食客饕客要看准时机。而且吃榴莲还要看等级呢!等级好、树龄老的榴槤一般来说会比较昂贵,顶级的货色还要预先订购,不然都不一定吃得到,可见果王架势多么的大。当然,这里还有产水果如山竹、红毛丹,让你吃过榴槤解腻清热。 生态旅游注重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人可以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得到自然的赏赐。我们希望人们来到果园的时不要去破坏里面的植物生态一草一木,这样自然才可以继续赏赐我们像榴槤那样丰硕的果实。 <繁體文> 近年來生態旅遊在世界各地開始火紅起來,特別是在文化及自然美景豐富的地方,如馬來西亞檳城就是展開生態旅遊的最佳地點。近年來到檳城旅遊的人們特別多,檳城攻略也在找著新的檳城景點和新的旅遊路線來吸引新時代旅客的興趣,特別是著重在適合一家大小參與的生態旅遊。那麼,生態旅遊可以和美食有掛鉤嗎?哈哈,為什麼不能呢?檳城寶勝果園民宿就是這樣的好去處啦! 吃水果算不算來了一次檳城美食之旅呢?你可能會懷疑。但是如果一說起榴槤,大概很多人不能不同意它也是來到馬來西亞旅遊必嚐的“美食”之一吧?榴槤對於東南亞來的朋友不算是陌生的,馬來西亞生產的榴槤在世界上可是赫赫有名的–愛者對它欲罷不能,恨者對它敬而遠之。但是,榴槤為果王的霸氣稱號,卻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水果也撼不倒的。 檳城的榴槤也是出了名的好吃,而寶盛果園就是將榴蓮和民宿結為一體,讓遊客前來品嚐榴槤之餘,也能在果園中住宿。這座果園是在1959年開墾,現在裡面種有的榴槤種類繁多,其中就包括了檳城著名的紅蝦、葫蘆、坤寶紅肉、青皮紅肉等等。各種不同的榴槤味道或甜或苦,口感綿密,讓人想要全部都品嚐一下。 位於檳城Balik Pulau山林間的寶盛民宿果園,也適合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前來住一晚。這裡雖然說是民宿,但是其住房確實別墅(Villa)的等級,設備應有盡有,還有私人泳池。來到這裡吃榴蓮住一晚,享受山林裡舒爽的清風和清新的空氣,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享受。 因為榴槤是季節性的水果,因此若是想要來品嚐榴槤的話是要看季節的。榴槤季節是在5月到8月,因此食客饕客要看準時機。而且吃榴蓮還要看等級呢!等級好、樹齡老的榴槤一般來說會比較昂貴,頂級的貨色還要預先訂購,不然都不一定吃得到,可見果王架勢多麼的大。當然,這裡還有產水果如山竹、紅毛丹,讓你吃過榴槤解膩清熱。 生態旅遊注重人與自然和平共處,人可以在不破壞自然的情況下得到自然的賞賜。我們希望人們來到果園的時不要去破壞裡面的植物生態一草一木,這樣自然才可以繼續賞賜我們像榴槤那樣豐碩的果實。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槟城旅游新方式-来骑单车呗!Penang

<简体文> 自从马来西亚槟城获得了联合国世界非文化遗产殊荣之后,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到槟城旅游。蓬勃的旅游业无疑为槟城带来了经济利益,也带来了活力。然而,一到假日槟城景点就被车辆挤得水泄不通,交通拥挤、车位不足以及交通工具排放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问题不但减低了旅游的悠闲感觉,更让当地的人民觉得拥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槟城政府将周末几条道路在特定时间内设为无车日,也就是只有行人和自行车才能通过,这一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槟城沉重的交通系统负担,而且槟城攻略也不断的推介单车游槟城是最适合浏览槟城的方式。 单车运动或者是单车旅行近年来是很夯的出行方式,在年轻的旅客之中正流行起来。而槟城政府也大力的推荐这种低碳的出行方式,在将星期日的早上7时至下午5时之间,在乔治市的几条老街及富有历史性建筑的街道如土库街 (Beach Street)、 義興街 (Church Street)、漆木街 (Bishop Street等仅限单车专行。 配合这样的制度,很多单车出租店也就应运而生。据知,这样的活动在槟城热烈的程度,可以说是到了不怕找不到单车出租店,只怕租不到车的地步了。而在槟城租单车自由行的花费并不昂贵,一般来说最便宜的单车租金马币10令吉,但不能过夜,当天就要归还,就算是要租用24小时也才马币20令吉左右,一个星期才40令吉。不过,这只是给大家参考一下的价格,每家收费各有不同,并不统一;而且车款不同据说也是价钱有别,所以建议大家可要货比三家,还有就是早点订车。 其实如果熟悉槟城老街路线,骑着单车穿街过巷,边骑边玩边吃边品味老街风情和建筑是很不错的旅游方式。就算不熟悉,如今有GPS和一点冒险精神,三两知己也是能一路同行的。若不然也可以安排单车旅游响导,让他们来为您安排单车旅游的行程,您可以选择去看看建筑古迹,或者骑车去品尝著名的槟城街头美食。有人安排路线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迷路。一般上会建议游人在早上进行骑车游或是晚上夜骑,可以避开炎热天气;然而如果并不介意炽热阳光,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槟城做单车旅行。游客要注意的是交通的安全,备齐配备才安全上路。 生态旅游鼓励环境保护,支持低碳出行。槟城是座美丽的城市,实在必须在交通流量上注意节约以免对她造成负担。再说当地政府已经为单车旅游大开方便之门,骑车变得更安全,所以何不选择这个出游方式呢? <繁體文> 自從馬來西亞檳城獲得了聯合國世界非文化遺產殊榮之後,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來到檳城旅遊。蓬勃的旅遊業無疑為檳城帶來了經濟利益,也帶來了活力。然而,一到假日檳城景點就被車輛擠得水洩不通,交通擁擠、車位不足以及交通工具排放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等問題不但減低了旅遊的悠閒感覺,更讓當地的人民覺得擁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檳城政府將周末幾條道路在特定時間內設為無車日,也就是只有行人和自行車才能通過,這一舉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檳城沉重的交通系統負擔,而且檳城攻略也不斷的推介單車遊檳城是最適合瀏覽檳城的方式。 單車運動或者是單車旅行近年來是很夯的出行方式,在年輕的旅客之中正流行起來。而檳城政府也大力的推薦這種低碳的出行方式,在將星期日的早上7時至下午5時之間,在喬治市的幾條老街及富有歷史性建築的街道如土庫街( Beach Street)、 義興街(Church Street)、漆木街(Bishop Street)等僅限單車專行。 配合這樣的製度,很多單車出租店也就應運而生。據知,這樣的活動在檳城熱烈的程度,可以說是到了不怕找不到單車出租店,只怕租不到車的地步了。而在檳城租單車自由行的花費並不昂貴,一般來說最便宜的單車租金馬幣10令吉,但不能過夜,當天就要歸還,就算是要租用24小時也才馬幣20令吉左右,一個星期才40令吉。不過,這只是給大家參考一下的價格,每家收費各有不同,並不統一;而且車款不同據說也是價錢有別,所以建議大家可​​要貨比三家,還有就是早點訂車。 其實如果熟悉檳城老街路線,騎著單車穿街過巷,邊騎邊玩邊吃邊品味老街風情和建築是很不錯的旅遊方式。就算不熟悉,如今有GPS和一點冒險精神,三兩知己也是能一路同行的。若不然也可以安排單車旅遊響導,讓他們來為您安排單車旅遊的行程,您可以選擇去看看建築古蹟,或者騎車去品嚐著名的檳城街頭美食。有人安排路線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迷路。一般上會建議遊人在早上進行騎車遊或是晚上夜騎,可以避開炎熱天氣;然而如果並不介意熾熱陽光,任何時候都可以在檳城做單車旅行。遊客要注意的是交通的安全,備齊配備才安全上路。 生態旅遊鼓勵環境保護,支持低碳出行。檳城是座美麗的城市,實在必須在交通流量上註意節約以免對她造成負擔。再說當地政府已經為單車旅遊大開方便之門,騎車變得更安全,所以何不選擇這個出遊方式呢?

Posted in 兰卡威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Cherok Tokun巨石碑文遗迹

<简体文> 身为历史城市的马来西亚槟城,开埠年代久远,拥有雄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出槟城旅游路线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质,也成为槟城攻略推荐槟城旅游的特点。 很多的槟城景点不只是吃喝玩乐,甚至是历史的见证及记录。近年来,槟城具有历史性的经典都备受瞩目,更是唤起了年轻一辈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这点真的是可喜可贺的。在Cherok Tokun就有一个『超级历史遗迹』–Cherok Tokun巨石碑文遗迹也是值得一看的古迹。 根据史料记载,15世纪回教才传入马来亚,在此之前,兴都教才是马来亚的主要宗教。吉打王朝堪称为最久的马来皇朝,在布秧谷建都,沿着布秧河顺流南下到槟城大山脚形成的布秧谷文明。公元四世纪佛教及兴都教在布秧谷河流域兴盛,宗教文化浓厚,庙宇林立,直到15世纪回教传入,皇室及民间信仰改变,佛教及兴都教在布秧谷的辉煌才嘎然而止。 英殖民时代,不少英国考古学者前来研究布秧谷河岸的佛教及兴都教遗迹,而大山脚Cherok Tokun的巨石碑文遗迹,就是由英国的詹姆斯罗维上校首先所记录下来的。据他所记录的是,当时他们以为会在大山脚找到令人惊叹的兴都教或佛教遗迹,然而却只找到这块石头上的铭文,并没有再找到惊人的遗迹,这点让他们非常失望。 这块石头据说早在公元4世纪就已经存在,上面刻着的碑文是献给位于现在的马来西亚北部的卡达拉姆古王朝的祈祷文。当时的考古人员一度以为铭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是梵文,然而后来经过翻译,才知道这是其实上面的文字是以巴利文雕刻上去的。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考古技术及知识不全面,加上时代的动荡,经年累月下来这个遗迹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一直到1973年,马来西亚博物馆及文物部才为这块历史久远的遗迹盖起遮棚为它挡风遮雨。然而,因为没有妥善的保护,这块古迹也布满了近代的涂鸦–包括当时罗维上校本人的涂鸦记录。无论如何,上面的古代碑文还是清晰可闻见,这点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生态旅游鼓励人们爱护古迹,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的记录,有着金钱也难以衡量的价值。所以我们希望游人在前往古迹时,也能协助我们维护它的原貌。遗忘的破坏也许我们已经难以修复,但是不加深破坏,也是对维护古迹做出的一点心意。 <繁體文> 身為歷史城市的馬來西亞檳城,開埠年代久遠,擁有雄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出檳城旅遊路線具有豐富的人文性質,也成為檳城攻略推薦檳城旅遊的特點。很多的檳城景點不只是吃喝玩樂,甚至是歷史的見證及記錄。近年來,檳城具有歷史性的經典都備受矚目,更是喚起了年輕一輩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意識,這點真的是可喜可賀的。在Cherok Tokun就有一個『超級歷史遺跡』–Cherok Tokun巨石碑文遺跡也是值得一看的古蹟。 根據史料記載,15世紀回教才傳入馬來亞,在此之前,興都教才是馬來亞的主要宗教。吉打王朝堪稱為最久的馬來皇朝,在布秧谷建都,沿著布秧河順流南下到檳城大山腳形成的布秧谷文明。公元四世紀佛教及興都教在布秧谷河流域興盛,宗教文化濃厚,廟宇林立,直到15世紀回教傳入,皇室及民間信仰改變,佛教及興都教在布秧谷的輝煌才嘎然而止。 英殖民時代,不少英國考古學者前來研究布秧谷河岸的佛教及興都教遺跡,而大山腳Cherok Tokun的巨石碑文遺跡,就是由英國的詹姆斯羅維上校首先所記錄下來的。據他所記錄的是,當時他們以為會在大山腳找到令人驚嘆的興都教或佛教遺跡,然而卻只找到這塊石頭上的銘文,並沒有再找到驚人的遺跡,這點讓他們非常失望。 這塊石頭據說早在公元4世紀就已經存在,上面刻著的碑文是獻給位於現在的馬來西亞北部的卡達拉姆古王朝的祈禱文。當時的考古人員一度以為銘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是梵文,然而後來經過翻譯,才知道這是其實上面的文字是以巴利文雕刻上去的。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考古技術及知識不全面,加上時代的動盪,經年累月下來這個遺跡並沒有被很好的保存,一直到1973年,馬來西亞博物館及文物部才為這塊歷史久遠的遺跡蓋起遮棚為它擋風遮雨。然而,因為沒有妥善的保護,這塊古蹟也佈滿了近代的塗鴉–包括當時羅維上校本人的塗鴉記錄。無論如何,上面的古代碑文還是清晰可聞見,這點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生態旅遊鼓勵人們愛護古蹟,因為他們是這個國家的歷史的記錄,有著金錢也難以衡量的價值。所以我們希望遊人在前往古蹟時,也能協助我們維護它的原貌。遺忘的破壞也許我們已經難以修復,但是不加深破壞,也是對維護古蹟做出的一點心意。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慎之家塾-甲必丹郑景贵生祠

<简体文> 最近马来西亚槟城成了其中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热点,让槟城旅游多了一点不同的新气象及新趋势。由于新一辈旅游者开始对文化及旧建筑的保留开始有了一定的重视,让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成了槟城景点及槟城攻略的新宠儿,这些建筑物很多都已经被赋予了新生命,以另一种功能在这个城市矗立,诉说它们当年的辉煌。它们当中有很多都被改造成民宿、餐厅、咖啡馆及博物馆等。但是无论如何,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以另一种方式阐述一段历史。现在的侨生博物馆,也就是当时名声赫赫的甲必丹郑景贵的故居,而与它比邻而建的慎之家塾,更是他的生祠。 所谓甲必丹,是葡萄牙及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殖民地所推行的侨领制度,即是任命前来经商、谋生或定居的华侨领袖为侨民的首领,以协助殖民政府处理侨民事务。甲必丹是即是荷兰语“kapitein”的音译,意思为首领。郑景贵虽为霹雳华人甲必丹,一生却与槟城结下不解之缘。 20岁南来后不久踫上1848年马来半岛霹雳拉律发现锡矿,郑家是最早前往的采矿者,时机加胆识,造就他后来成太平的开埠者,也涉及为时12年的“拉律暴乱”改写了马来半岛的命运。然而他在70岁高龄铲平宿敌义兴,踏平义兴旧址并在其上建立在槟城的故居海记栈也就是现在的侨生博物馆,还有慎之家塾,却证实他一代枭雄的地位。海记栈曾被誉为19世纪最华丽的建筑,充满了西式风格。而慎之家塾浓烈的呈现出内敛中式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东南亚最精致的粤式建筑。两者之间一中一西,却一样的尽显郑景贵身为甲必丹独霸一方的权势及魄力。 慎之家塾以甲必丹郑景贵的号『慎之』为名,19世纪是,地方华人权贵都深信必须光前裕后-回原乡建大屋、修祖坟、立祠和建书院,只有四样俱全才有全福。甲必丹郑景贵以其财力及权利都做全了,但是要说到底,它最用心的去打造在槟城的慎之家塾。家塾不只是书院,更重要表现在祠堂,而慎之书院也是郑景贵的生祠。在古代,只有对社稷有功者,朝廷或乡亲会为你立生祠,赞颂你和香火供奉,让你一生显耀。他自立生祠,除了一显霸气,也有追求延寿之意。 家塾内木料顶级、东莞石砖缝磨到只有一厘米。石、木和砖雕精巧,都有名家落款。圆柱矜贵。几乎中国所有的吉祥物都放上了,壮观非常。家塾里一如其他粤式建筑,请名师塑有“灰批”,最大两幅分别是“曹操大宴铜雀台”和“瑶池赴会”。据说,甲必丹郑景贵是个枭雄,个性“好胜要强”。所以,这座生祠是一座“对场作”,即两边墙面分配给当时两大师负责制作,以竞赛方式看哪一边师父能在这场比赛中更显精工巧手。 生态旅游鼓励游人透过历史认识所旅游的城市,也希望游人在旅游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时,照顾该建筑内外的环境,并保持它的完整性。 <繁體文> 最近馬來西亞檳城成了其中一個著名的文化旅遊熱點,讓檳城旅遊多了一點不同的新氣象及新趨勢。由於新一輩旅遊者開始對文化及舊建築的保留開始有了一定的重視,讓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築成了檳城景點及檳城攻略的新寵兒,這些建築物很多都已經被賦予了新生命,以另一種功能在這個城市​​矗立,訴說它們當年的輝煌。它們當中有很多都被改造成民宿、餐廳、咖啡館及博物館等。但是無論如何,它們的存在是為了以另一種方式闡述一段歷史。現在的僑生博物館,也就是當時名聲赫赫的甲必丹鄭景貴的故居,而與它比鄰而建的慎之​​家塾,更是他的生祠。 所謂甲必丹,是葡萄牙及荷蘭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殖民地所推行的僑領制度,即是任命前來經商、謀生或定居的華僑領袖為僑民的首領,以協助殖民政府處理​​僑民事務。甲必丹是即是荷蘭語“kapitein”的音譯,意思為首領。鄭景貴雖為霹靂華人甲必丹,一生卻與檳城結下不解之緣。 20歲南來後不久踫上1848年馬來半島霹靂拉律發現錫礦,鄭家是最早前往的採礦者,時機加膽識,造就他後來成太平的開埠者,也涉及為時12年的“拉律暴亂”改寫了馬來半島的命運。然而他在70歲高齡剷平宿敵義興,踏平義興舊址並在其上建立在檳城的故居海記棧也就是現在的僑生博物館,還有慎之家塾,卻證實他一代梟雄的地位。海記棧曾被譽為19世紀最華麗的建築,充滿了西式風格。而慎之家塾濃烈的呈現出內斂中式的建築風格,被譽為東南亞最精緻的粵式建築。兩者之間一中一西,卻一樣的盡顯鄭景貴身為甲必丹獨霸一方的權勢及魄力。 慎之家塾以甲必丹鄭景貴的號『慎之』為名,19世紀是,地方華人權貴都深信必須光前裕後-回原鄉建大屋、修祖墳、立祠和建書院,只有四樣俱全才有全福。甲必丹鄭景貴以其財力及權利都做全了,但是要說到底,它最用心的去打造在檳城的慎之家塾。家塾不只是書院,更重要表現在祠堂,而慎之書院也是鄭景貴的生祠。在古代,只有對社稷有功者,朝廷或鄉親會為你立生祠,讚頌你和香火供奉,讓你一生顯耀。他自立生祠,除了一顯霸氣,也有追求延壽之意。 家塾內木料頂級、東莞石磚縫磨到只有一厘米。石、木和磚雕精巧,都有名家落款。圓柱矜貴。幾乎中國所有的吉祥物都放上了,壯觀非常。家塾裡一如其他粵式建築,請名師塑有“灰批”,最大兩幅分別是“曹操大宴銅雀台”和“瑤池赴會”。據說,甲必丹鄭景貴是個梟雄,個性“好勝要強”。所以,這座生祠是一座“對場作”,即兩邊牆面分配給當時兩大師負責製作,以競賽方式看哪一邊師父能在這場比賽中更顯精工巧手。 生態旅遊鼓勵遊人透過歷史認識所旅遊的城市,也希望遊人在旅遊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時,照顧該建築內外的環境,並保持它的完整性。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Homestead豪宅轶事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它拥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旧建筑,这些建筑物除了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之外,有些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用途。来到槟城旅游,很难不为这些依旧宏伟的建筑吸引,虽然有些建筑可能不是著名的槟城景点,但是随着生态及文化旅游的兴起,槟城攻略有时也会将观赏历史建筑纳入推荐的行程之一。其中,宏愿大学(Wawasan Open University)的现址,也就是前身广为槟城人所知的Homestead大宅,上述所说被赋予新生新功能的建筑。 Homestead大宅是典型的红瓦白璧西式建筑大宅,其外观宏伟富丽堂皇,坐拥美丽的海景。从高处鸟瞰,还可以发现它就像是一个仰躺在地上的英文字母『E』。它位于槟城的 Jalan Sultan Ahmad Shah,也就是Northam Road,槟城人都管这条路叫『红毛路』。据说早期槟城开埠的时候,很多来到这里欧洲商人都喜欢在这条沿着海岸线的路上建起豪宅。『红毛』在南洋福建话里泛指的就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也就很恰恰的形容了这里是他们的聚集地。尔后随着不少华人殷商也在槟城发迹,他们也看上了这里美丽的海景,在那里建起了豪宅。 Homestead大宅虽然外表十足的西化,但它原来的主人却不是金发碧眼的老外,而是为槟城20世纪初期的一位华人『头家』–也就是大老板所有,这位『头家』就是20年代初期富甲一方的林妈栽。Homestead的设计师却是个老外,当时的头家们都开始喜欢西式豪宅建筑,也富有得请得起外国绘测师来为他们设计自己家园。所以据说当时这条路也是很多华人富商的豪宅聚集地。 当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很多在当时发迹的华人,在商业上的竞争也不会比现在来的逊色。商场如战场,同行如敌国,头家们自然也会有在各方面进行较劲儿的时候。据说,Homestead的建立,不仅仅是显示林妈栽的财力及魄力,还有就是挫一挫商场对手的锐气。当年林妈栽商场的对手柯孟淇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海景,便在此兴建起豪宅。林妈栽知道后,就在柯孟淇家隔着一条路的对面更靠近海的地皮建起了Homestead,目的就是为了阻碍柯孟淇,不让他欣赏他喜欢的海景。两人的斗气之说,竟成了这栋豪宅的一段轶事。後来这两个商场上的对手的家族事业,都应为大环境而衰败。然而,商场上有起有落,Homestead後来就易手专卖给後来崛起的殷商叶祖意,让他成了豪宅的新主人。 如今,Homestead是宏愿开放大学的校址,由叶祖意的后人将它捐出来,作为大专学府百年树人。其古色古香的建筑依旧伫立,却不再是财力的显现,而是展现槟城人热心教育的精神。 生态旅游鼓励游人通过历史建筑了解地方历史,更鼓励人们在前往这些经典的时候,与在地人一起守护其历史的价值。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它擁有很多保存完好的舊建築,這些建築物除了有豐富的歷史價值之外,有些更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用途。來到檳城旅遊,很難不為這些依舊宏偉的建築吸引,雖然有些建築可能不是著名的檳城景點,但是隨著生態及文化旅遊的興起,檳城攻略有時也會將觀賞歷史建築納入推薦的行程之一。其中,宏願大學(Wawasan Open University)的現址,也就是前身廣為檳城人所知的Homestead大宅,上述所說被賦予新生新功能的建築。 Homestead大宅是典型的紅瓦白璧西式建築大宅,其外觀宏偉富麗堂皇,坐擁美麗的海景。從高處鳥瞰,還可以發現它就像是一個仰躺在地上的英文字母『E』。它位於檳城的Jalan Sultan Ahmad Shah,也就是Northam Road,檳城人都管這條路叫『紅毛路』。據說早期檳城開埠的時候,很多來到這里歐洲商人都喜歡在這條沿著海岸線的路上建起豪宅。 『紅毛』在南洋福建話裡泛指的就是金發碧眼的歐洲人,也就很恰恰的形容了這裡是他們的聚集地。爾後隨著不少華人殷商也在檳城發跡,他們也看上了這里美麗的海景,在那裡建起了豪宅。 Homestead大宅雖然外表十足的西化,但它原來的主人卻不是金發碧眼的老外,而是為檳城20世紀初期的一位華人『頭家』–也就是大老闆所有,這位『頭家』就是20年代初期富甲一方的林媽栽。 Homestead的設計師卻是個老外,當時的頭家們都開始喜歡西式豪宅建築,也富有得請得起外國繪測師來為他們設計自己家園。所以據說當時這條路也是很多華人富商的豪宅聚集地。 當然,在那個動蕩的時代,時勢造英雄。很多在當時發蹟的華人,在商業上的競爭也不會比現在來的遜色。商場如戰場,同行如敵國,頭家們自然也會有在各方面進行較勁兒的時候。據說,Homestead的建立,不僅僅是顯示林媽栽的財力及魄力,還有就是挫一挫商場對手的銳氣。當年林媽栽商場的對手柯孟淇就是看中了這裡的海景,便在此興建起豪宅。林媽栽知道後,就在柯孟淇家隔著一條路的對面更靠近海的地皮建起了Homestead,目的就是為了阻礙柯孟淇,不讓他欣賞他喜歡的海景。兩人的鬥氣之說,竟成了這棟豪宅的一段軼事。後來這兩個商場上的對手的家族事業,都應為大環境而衰敗。然而,商場上有起有落,Homestead後來就易手專賣給後來崛起的殷商葉祖意,讓他成了豪宅的新主人。 如今,Homestead是宏願開放大學的校址,由葉祖意的後人將它捐出來,作為大專學府百年樹人。其古色古香的建築依舊佇立,卻不再是財力的顯現,而是展現檳城人熱心教育的精神。 生态旅游鼓励游人通过历史建筑了解地方历史,更鼓励人们在前往这些经典的时候,与在地人一起守护其历史的价值。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槟城天公坛显威灵

<简体文> 近这一两年来槟城旅游事业随着文化旅游水涨船高是不争的事实,凭借着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荣誉加持,马来西亚槟城何止是旅游胜地,不少的槟城景点也是槟城的在地文化标志,具有无法估计的历史价值。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风气在年轻人之间开始受到青睐,槟城攻略内对于这样的景点介绍也就渐渐多了起来,无疑的,越来越能展现出槟城的特色的景点就越受欢迎。无论是关于当地的历史、信仰文化、旧建筑,都开始有了知音。今天要说的天公坛,无疑的也是凸显在地信仰文化的地点。 作为华人从中国南来的首个聚居地之一,槟城的籍贯及信仰文化特色可以说是最鲜明的。随着我们各个籍贯的祖辈一起南迁的文化,在这里扎根并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信仰更是让当时经历凶险跨海而来的祖辈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庙宇更是当时华侨的聚集地。每个籍贯几乎都有各自的庙宇在槟城设立,各个都凸显了鲜明的籍贯特色。 天公坛也叫凤山长庆殿,但在槟城更多人称之为天公坛或凤山寺。天公坛创建于1869年之前,庙建于1871那年, 主要供奉的是道教的大神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也称作“天公”,在马来西亚特别受到福建人崇敬,而这种信仰文化在北马特别是槟城更为昌盛。而且不限于福建人,也可以说拜天公的文化信仰感染的是所有的槟城人,是槟城的在地文化特色之一。 槟城天公坛历史悠久,拥有超过140年的历史,天公坛的建筑是出自福建师傅的巧手,建筑用料也绝不马虎,全部原汁原味的从福建运来。和让它具有浓烈的古典福建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之余却也古朴庄严。据文献形容,天公坛平面中『轴线三进院落,前后山门、中殿、后院,两边 回廊绕院,拜亭和大殿,复式藻井具有明代建筑之风韵』。 这里顺便说说槟城人对天公的崇敬,从他们拜天公的习俗隆重就可看出来。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就是天公诞,这一天,大家都会参拜天公,感谢神恩或是求取平安。祭品丰盛,心灵诚恳,就期望今年『天宫保庇』。而且福建人也有这样的说法,说是年初九拜天公才是真的在过年。 生态旅游鼓励人们通过在地信仰文化,培养互相尊重的美德。并通过这样的文化,更有深度的去认识槟城。 <繁體文> 近這一兩年來檳城旅遊事業隨著文化旅游水漲船高是不爭的事實,憑藉著世界文化非物質遺產的榮譽加持,馬來西亞檳城何止是旅遊勝地,不少的檳城景點也是檳城的在地文化標誌,具有無法估計的歷史價值。近年來隨著文化旅遊風氣在年輕人之間開始受到青睞,檳城攻略內對於這樣的景點介紹也就漸漸多了起來,無疑的,越來越能展現出檳城的特色的景點就越受歡迎。無論是關於當地的歷史、信仰文化、舊建築,都開始有了知音。今天要說的天公壇,無疑的也是凸顯在地信仰文化的地點。 作為華人從中國南來的首個聚居地之一,檳城的籍貫及信仰文化特色可以說是最鮮明的。隨著我們各個籍貫的祖輩一起南遷的文化,在這里扎根並留下了歷史的痕跡。信仰更是讓當時經歷凶險跨海而來的祖輩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廟宇更是當時華僑的聚集地。每個籍貫幾乎都有各自的廟宇在檳城設立,各個都凸顯了鮮明的籍貫特色。 天公壇也叫鳳山長慶殿,但在檳城更多人稱之為天公壇或鳳山寺。天公壇創建於1869年之前,廟建於1871那年, 主要供奉的是道教的大神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也稱作“天公”,在馬來西亞特別受到福建人崇敬,而這種信仰文化在北馬特別是檳城更為昌盛。而且不限於福建人,也可以說拜天公的文化信仰感染的是所有的檳城人,是檳城的在地文化特色之一。 檳城天公壇歷史悠久,擁有超過140年的歷史,天公壇的建築是出自福建師傅的巧手,建築用料也絕不馬虎,全部原汁原味的從福建運來。和讓它具有濃烈的古典福建建築色彩。富麗堂皇之餘卻也古樸莊嚴。據文獻形容,天公壇平面中『軸線三進院落,前後山門、中殿、後院,兩邊迴廊繞院,拜亭和大殿,複式藻井具有明代建築之風韻』。 這裡順便說說檳城人對天公的崇敬,從他們拜天公的習俗隆重就可看出來。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就是天公誕,這一天,大家都會參拜天公,感謝神恩或是求取平安。祭品豐盛,心靈誠懇,就期望今年『天宮保庇』。而且福建人也有這樣的說法,說是年初九拜天公才是真的在過年。 生態旅遊鼓勵人們通過在地信仰文化,培養互相尊重的美德。並通過這樣的文化,更有深度的去認識檳城。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圣母无染原罪堂-槟城欧亚遗迹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在马来西亚见过历史上拥有久远历史,并且因其战略性地点而成为早期各地移民的聚居地,更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如今,它依旧是马来西亚其中一个重要的州属,槟城旅游业更是该州其中以调经济动脉。槟城景点当中不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很能反映出当时的生活风貌及还原历史。如今随着对地方文化及甚至历史研究的旅行主题正在风行,因此槟城攻略中不难看见一些以此主题有关的地方推介。槟城从古至今都是中西方文化的大熔炉,而在这熔炉中产生的『产品』也颇具地方特色,而欧亚文化则是其中之一。位于Pulau Tikus的圣母无染原罪堂,就是存有了欧亚人在槟城落地生根的文化遗迹。 位于槟城Pulau Tikus的圣母无染原罪堂是一所罗马天主教堂,当年的葡萄牙欧亚人士在普吉岛面临迫害,辗转之间就来到槟城落地生根。所谓的欧亚人士,其实就和土生华人一样,是当时的欧洲人和在地人结合的后代。他们有着欧洲人的血统,却奉行着当地人的语言文化,宗教则是承续着祖先的宗教。欧亚人就多数信奉天主教,与他们在欧洲的祖先如出一辙。 当时他们在槟城落脚后,就像马六甲葡萄牙欧亚后裔一样在Pulau Tikus建立其自己的社群村落。因此,当时的Pulau Tikus就是欧亚人的聚集地,甚至连路名都充满了欧亚色彩。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华人进驻该地,渐渐的这里的欧亚社区也渐渐被华人社区取代。社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是在1899年设立,在1970年进行最后一此的重修。这间教堂拥有浓烈的欧式建筑风格,正堂内的彩色玻璃在肃穆洁白的教堂墙壁的衬托下更见耀眼神圣的光彩,是值得一看的艺术珍品之一。 在教堂内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收藏的教堂内所有具有历史价值的衣物、用品及文件,让对教堂的历史有兴趣的人士及信徒可以通过这些文物了解当时的历史。在教堂之内还有圣卡斯丹纪念碑,纪念这位能说流利中文,为槟城天主教发展贡良多的传教士。 生态旅游鼓励游人在参观宗教场所时,注意行为的端庄,同时,如果该场所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也恳请有人能保护它的建筑物,不作出破坏的举动。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在馬來西亞見過歷史上擁有久遠歷史,並且因其戰略性地點而成為早期各地移民的聚居地,更是一個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如今,它依舊是馬來西亞其中一個重要的州屬,檳城旅遊業更是該州其中以調經濟動脈。檳城景點當中不乏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方,很能反映出當時的生活風貌及還原歷史。如今隨著對地方文化及甚至歷史研究的旅行主題正在風行,因此檳城攻略中不難看見一些以此主題有關的地方推介。檳城從古至今都是中西方文化的大熔爐,而在這熔爐中產生的『產品』也頗具地方特色,而歐亞文化則是其中之一。位於Pulau Tikus的聖母無染原罪堂,就是存有了歐亞人在檳城落地生根的文化遺跡。 位於檳城Pulau Tikus的聖母無染原罪堂是一所羅馬天主教堂,當年的葡萄牙歐亞人士在普吉島面臨迫害,輾轉之間就來到檳城落地生根。所謂的歐亞人士,其實就和土生華人一樣,是當時的歐洲人和在地人結合的後代。他們有著歐洲人的血統,卻奉行著當地人的語言文化,宗教則是承續著祖先的宗教。歐亞人就多數信奉天主教,與他們在歐洲的祖先如出一轍。 當時他們在檳城落腳後,就像馬六甲葡萄牙歐亞後裔一樣在Pulau Tikus建立其自己的社群村落。因此,當時的Pulau Tikus就是歐亞人的聚集地,甚至連路名都充滿了歐亞色彩。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華人進駐該地,漸漸的這裡的歐亞社區也漸漸被華人社區取代。社區聖母無染原罪教堂是在1899年設立,在1970年進行最後一此的重修。這間教堂擁有濃烈的歐式建築風格,正堂內的彩色玻璃在肅穆潔白的教堂牆壁的襯托下更見耀眼神聖的光彩,是值得一看的藝術珍品之一。 在教堂內還有一個小型的博物館,收藏的教堂內所有具有歷史價值的衣物、用品及文件,讓對教堂的歷史有興趣的人士及信徒可以通過這些文物了解當時的歷史。在教堂之內還有聖卡斯丹紀念碑,紀念這位能說流利中文,為檳城天主教發展貢良多的傳教士。 生態旅遊鼓勵遊人在參觀宗教場所時,注意行為的端莊,同時,如果該場所也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我們也懇請有人能保護它的建築物,不作出破壞的舉動。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依水而建玄母宫

<简体文> 随着近年来文化及生态旅游抬头,马来西亚槟城再度的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宠儿,槟城景点充分的反映出当地独有的文化气息,让槟城旅游多了一种妙不可言的乐趣。毕竟,槟城是很有自己的地域特制的,无论是生活气息、语言、文化都与马来西亚其他的地方都有所不同。我们也不难从槟城攻略看出,许多旅游的行程也针对它独特的文化而有特别的编排。因为槟城算是其中一个华人南来时的一个很早的落脚处,所以槟城的华人信仰文化在槟城是根生地固。在槟城,庙宇除了是精神寄托的信仰场所,也是反映当地华人生活及文化的缩影。而在近代依水而建的玄母殿,就是这样的一座庙宇 。 在槟城独特的居住群姓氏桥,就是百年的活文化历史文物,也因为文化旅游倍受倡导而得到了正视。槟城共有保存6座的姓氏桥,建筑风格特点在于依水而建,颇有南洋水乡的风情。而玄母宫则是建在其中的姓杨桥,拥有40年的玄母宫是在1970年设立,年代不算久远,但是因为原本采用的木制地基(要知道姓氏桥的有很多建筑都是木制的)已经侵蚀,因此在运用巩固水泥再建,并从原来的规模再加以扩充。如今,它也是姓杨桥的一处地标,更是当地一道美丽风景。 玄母宫供奉的是南海观音菩萨,菩萨低眉而观遥遥海景确实有应景之处。它虽然不算宏伟,但依水而建与槟城渡轮码头遥遥相望,中式建筑特色展现出庄严古朴的特色,也算是景色秀丽。白天它看上去雕栏玉砌,还有实施提醒善心百行孝为先的廿孝雕刻,迎着海风还能看看海景,让人心情开阔。夜晚它更是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新摄点,夜晚亮起灯火的玄母宫倒影在姓氏桥前的粼粼水波,有说不出的好看,别有一番景致。 这座庙宇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庙宇有数座牌坊拱门,其中一道名为『龙门』迎海而建,当海上涨潮时,『龙门』的走道就会被淹没,就有『鲤跃龙门』、『猪笼入水』的吉祥意义。但无论潮来潮去,玄母宫都会屹立在姓杨桥,继续守护这座历史悠久的『红灯角』(杨姓桥又名曰红灯角。) 而作为生态旅游的拥戴者,我们希望有人能协助当地人守护属于他们的玄母殿,您不需要做得很多或做很费力的事。只要带着崇敬的心去接受和了解在地人的信仰文化、维持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以及最重要的不破坏公务,就是最有良心的旅行者。 <繁體文> 隨著近年來文化及生態旅遊抬頭,馬來西亞檳城再度的成為國內外遊客的寵兒,檳城景點充分的反映出當地獨有的文化氣息,讓檳城旅遊多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樂趣。畢竟,檳城是很有自己的地域特製的,無論是生活氣息、語言、文化都與馬來西亞其他的地方都有所不同。我們也不難從檳城攻略看出,許多旅遊的行程也針對它獨特的文化而有特別的編排。因為檳城算是其中一個華人南來時的一個很早的落腳處,所以檳城的華人信仰文化在檳城是根生地固。在檳城,廟宇除了是精神寄託的信仰場所,也是反映當地華人生活及文化的縮影。而在近代依水而建的玄母殿,就是這樣的一座廟宇。 在檳城獨特的居住群姓氏橋,就是百年的活文化歷史文物,也因為文化旅遊倍受倡導而得到了正視。檳城共有保存6座的姓氏橋,建築風格特點在於依水而建,頗有南洋水鄉的風情。而玄母宮則是建在其中的姓楊橋,擁有40年的玄母宮是在1970年設立,年代不算久遠,但是因為原本採用的木製地基(要知道姓氏橋的有很多建築都是木製的)已經侵蝕,因此在運用鞏固水泥再建,並從原來的規模再加以擴充。如今,它也是姓楊橋的一處地標,更是當地一道美麗風景。 玄母宮供奉的是南海觀音菩薩,菩薩低眉而觀遙遙海景確實有應景之處。它雖然不算宏偉,但依水而建與檳城渡輪碼頭遙遙相望,中式建築特色展現出莊嚴古樸的特色,也算是景色秀麗。白天它看上去雕欄玉砌,還有實施提醒善心百行孝為先的廿孝雕刻,迎著海風還能看看海景,讓人心情開闊。夜晚它更是成了攝影愛好者的新攝點,夜晚亮起燈火的玄母宮倒影在姓氏橋前的粼粼水波,有說不出的好看,別有一番景緻。 這座廟宇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廟宇有數座牌坊拱門,其中一道名為『龍門』迎海而建,當海上漲潮時,『龍門』的走道就會被淹沒,就有『鯉躍龍門』 、『豬籠入水』的吉祥意義。但無論潮來潮去,玄母宮都會屹立在姓楊橋,繼續守護這座歷史悠久的『紅燈角』(楊姓橋又名曰紅燈角。) 而作為生態旅遊的擁戴者,我們希望有人能協助當地人守護屬於他們的玄母殿,您不需要做得很多或做很費力的事。只要帶著崇敬的心去接受和了解在地人的信仰文化、維持場地及周圍環境的清潔以及最重要的不破壞公務,就是最有良心的旅行者。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北岛新通路-槟城第二大桥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作为经商、贸易、旅游及教育主要的城市,交通的发展无疑是这座岛城发展及具有活力的因素。特别是旅游业,来往的交通便利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助力。到槟城旅游除了乘搭飞机之外,就是通过陆路交通最为普遍。前往槟城的交通建设也可成为槟城景点。从以前槟威大桥尚未建起的时候,那别具风味的乘搭渡轮过岛之旅;到槟威大桥建起以后驾车过桥眼见其宏伟建筑和周围的海景,也都是在槟城攻略之中可阅读到的篇章。随着槟城在各方面发展日间蓬勃,通往北岛的新通路槟城第二大桥终于通车,成为槟城的另一个新标志。 槟城第二大桥的英文全名为Penang Second Bridge, Sultan Abdul Halim Muadzam Shah,桥身建筑宏伟壮观,为箱形桥建筑。这座横跨槟城威省与槟岛之间的大桥,桥身全长24公里,跨海部分为16.9公里。槟城第二大桥的建立,对槟岛人及欲以陆路前往槟城的人们来说也算是美事一桩。因为于1985年建设的槟威大桥随着槟岛的蓬勃发展,来往槟城的人流车流也让它不胜负荷。尤其是在周末、假期和旅行旺季,槟威大桥上的交通甚至是会陷入瘫痪。因此,随着槟城第二大桥在2014年3月1日通车,人们通过陆路交通前往槟城就多了一个途径。 和槟威大桥一样的跨海桥,槟城第二大桥也同样拥有美丽的海景可以观赏。还有网友分享说在黄昏时分越过大桥的时候,可以看到美丽的日落。犹如咸蛋黄一般橙黄的落日,往往都成了一些摄影发烧友的最爱。不少本地的部落客曾在第二大桥捕捉到马来西亚西海岸的美丽落日和晚霞。夜晚的大桥也有独特的风情,闪亮的大桥灯光跨国漆黑的大海就象是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一般越过槟城海峡,紧贴着马来西亚的北方珍珠。而人们就通过这条巨龙来往槟岛及半岛之间,为这个北面的城市的欣欣向荣付出了努力。 无论是槟城人或是全马来西亚人都希望随着这座大桥的建立,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便利,也让槟城更为繁荣。而生态旅游想要带出一个信息就是,随着槟城第二大桥的建设,固然是越来越多人能够更便捷、更频繁的往返槟城。可是人流车流一多起来,也其实会对这个城市造成环境的负担,旅人一多也多少会对景点的环境素质带来影响。我们呼吁游人们能够协助秉承维护它的环境素质,以便在您下一次回访还是能看到槟城依旧美丽。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作為經商、貿易、旅遊及教育主要的城市,交通的發展無疑是這座島城發展及具有活力的因素。特別是旅遊業,來往的交通便利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助力。到檳城旅遊除了乘搭飛機之外,就是通過陸路交通最為普遍。前往檳城的交通建設也可成為檳城景點。從以前檳威大橋尚未建起的時候,那別具風味的乘搭渡輪過島之旅;到檳威大橋建起以後駕車過橋眼見其宏偉建築和周圍的海景,也都是在檳城攻略之中可閱讀到的篇章。隨著檳城在各方面發展日間蓬勃,通往北島的新通路檳城第二大橋終於通車,成為檳城的另一個新標誌。 檳城第二大橋的英文全名為Penang Second Bridge, Sultan Abdul Halim Muadzam Shah,橋身建築宏偉壯觀,為箱形橋建築。這座橫跨檳城威省與檳島之間的大橋,橋身全長24公里,跨海部分為16.9公里。檳城第二大橋的建立,對檳島人及欲以陸路前往檳城的人們來說也算是美事一樁。因為於1985年建設的檳威大橋隨著檳島的蓬勃發展,來往檳城的人流車流也讓它不勝負荷。尤其是在周末、假期和旅行旺季,檳威大橋上的交通甚至是會陷入癱瘓。因此,隨著檳城第二大橋在2014年3月1日通車,人們通過陸路交通前往檳城就多了一個途徑。 和檳威大橋一樣的跨海橋,檳城第二大橋也同樣擁有美麗的海景可以觀賞。還有網友分享說在黃昏時分越過大橋的時候,可以看到美麗的日落。猶如鹹蛋黃一般橙黃的落日,往往都成了一些攝影發燒友的最愛。不少本地的部落客曾在第二大橋捕捉到馬來西亞西海岸的美麗落日和晚霞。夜晚的大橋也有獨特的風情,閃亮的大橋燈光跨國漆黑的大海就像是一條閃閃發光的巨龍一般越過檳城海峽,緊貼著馬來西亞的北方珍珠。而人們就通過這條巨龍來往檳島及半島之間,為這個北面的城市的欣欣向榮付出了努力。 無論是檳城人或是全馬來西亞人都希望隨著這座大橋的建立,能夠為更多的人帶來便利,也讓檳城更為繁榮。而生態旅遊想要帶出一個信息就是,隨著檳城第二大橋的建設,固然是越來越多人能夠更便捷、更頻繁的往返檳城。可是人流車流一多起來,也其實會對這個城市造成環境的負擔,旅人一多也多少會對景點的環境素質帶來影響。我們呼籲遊人們能夠協助秉承維護它的環境素質,以便在您下一次回訪還是能看到檳城依舊美麗。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