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马来西亚景点

且让我盈步婀娜-娘惹华服Kebaya

<简体文> 槟城及马六甲是著名的马来西亚景点,来马来西亚旅游时绝对不能错过。马来西亚攻略一般来说也会重点介绍这两个地方。其实马六就及槟城有几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是马来西亚的历史古城,在建国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然后就是他们都具有雄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另一个就是他们都是土生华人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要知道巴巴娘惹文化十分瑰丽精致,结合了中华及在地文化的精华。而娘惹们的Kebaya装,更是重要的马来西亚传统服装,最能展现娘惹美态。 Kebaya可以说是最能表现南洋女士体态美的一种服装,和一般马来女士会穿着的Baju Kurong的宽深长罩衫配长裙不同,Kebaya装更着重于让女士展现婀娜多姿,玲珑有致的身段。Kebaya的上衣一般由颜色鲜艳的绸缎、棉布、锦缎来缝制,衣领开微V字形,秀出女性修长的颈肩线条,长袖及贴身的建材显出胸线及腰线。上衣可以用精美的纽扣或者用别针坠饰来扣合。下身的可以紧紧裹上色彩斑斓的沙龙,也可以是精致剪裁的贴身长裙,总而言之,就是不刻意隐藏女子的身段,反而让她们看起来风姿卓越婀娜多姿。 Kebaya Nyonya是娘惹们的日常服饰,也最能代表她们的特性–爽朗、贤惠、灵巧。以前的娘惹多是家政女红的高手,自己做自己穿的Nyonya Kebaya也不是件稀奇的事儿。和印尼的Kebaya不同的是,Nyonya Kebaya很注重衣服上的绣花图案。这些刺绣多数是出自手巧的娘惹,他们在衣服的领口、袖子及衣角都会绣上自己虚幻的花样。土生华人对女儿在女工的教育是绝不马虎,因为这些技能在很久以前是可以为女孩儿在婆家争取到一定地位的。 随着时代的改变,娘惹的特征已经渐渐的从土生华人女性身上消失。以前只要在街上看着穿着Kebaya Nyonya的女子就能知道她是个娘惹,现在这种情形已经不复再,她们除了在喜庆节日才会穿着Kebaya Nyonya之外,平时也跟一般人一样打扮,不再凸显自己娘惹的身份。如果您想更了解他们的文化及服装特色,可以在马六甲或槟城的土生华人博物馆或纪念馆看得到。但是随着文化及怀旧风潮,经过改良的Kebaya上衣也融入时装时尚领域中,深受各种女性喜爱。 生态旅游鼓励游人了解他国人的不同文化,从中感受旅途中良性的文化冲击趣味,让自己的旅程与众不同。 <繁體文> 檳城及馬六甲是著名的馬來西亞景點,來馬來西亞旅遊時絕對不能錯過。馬來西亞攻略一般來說也會重點介紹這兩個地方。其實馬六就及檳城有幾個共同點,就是它們是馬來西亞的歷史古城,在建國歷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然後就是他們都具有雄厚的文化歷史背景。另一個就是他們都是土生華人文化的主要發源地。要知道巴巴娘惹文化十分瑰麗精緻,結合了中華及在地文化的精華。而娘惹們的Kebaya裝,更是重要的馬來西亞傳統服裝,最能展現娘惹美態。 Kebaya可以說是最能表現南洋女士體態美的一種服裝,和一般馬來女士會穿著的Baju Kurong的寬深長罩衫配長裙不同,Kebaya裝更著重於讓女士展現婀娜多姿,玲瓏有致的身段。 Kebaya的上衣一般由顏色鮮豔的綢緞、棉布、錦緞來縫製,衣領開微V字形,秀出女性修長的頸肩線條,長袖及貼身的建材顯出胸線及腰線。上衣可以用精美的鈕扣或者用別針墜飾來扣合。下身的可以緊緊裹上色彩斑斕的沙龍,也可以是精緻剪裁的貼身長裙,總而言之,就是不刻意隱藏女子的身段,反而讓她們看起來風姿卓越婀娜多姿。 Kebaya Nyonya是娘惹們的日常服飾,也最能代表她們的特性–爽朗、賢惠、靈巧。以前的娘惹多是家政女紅的高手,自己做自己穿的Nyonya Kebaya也不是件稀奇的事兒。和印尼的Kebaya不同的是,Nyonya Kebaya很注重衣服上的繡花圖案。這些刺繡多數是出自手巧的娘惹,他們在衣服的領口、袖子及衣角都會繡上自己虛幻的花樣。土生華人對女兒在女工的教育是絕不馬虎,因為這些技能在很久以前是可以為女孩兒在婆家爭取到一定地位的。 隨著時代的改變,娘惹的特徵已經漸漸的從土生華人女性身上消失。以前只要在街上看著穿著Kebaya Nyonya的女子就能知道她是個娘惹,現在這種情形已經不復再,她們除了在喜慶節日才會穿著Kebaya Nyonya之外,平時也跟一般人一樣打扮,不再凸顯自己娘惹的身份。如果您想更了解他們的文化及服裝特色,可以在馬六甲或檳城的土生華人博物館或紀念館看得到。但是隨著文化及懷舊風潮,經過改良的Kebaya上衣也融入時裝時尚領域中,深受各種女性喜愛。 生態旅遊鼓勵遊人了解他國人的不同文化,從中感受旅途中良性的文化衝擊趣味,讓自己的旅程與眾不同。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皮影戏道尽多少传说

<简体文> 来过马来西亚旅游的朋友都会为马来西亚传统文化所深深的吸引,而马来西亚攻略除了介绍著名的马来西亚景点之外,有时也会介绍一下有关马来西亚的传统文化。在众多的马来西亚传统文化当中,最为国人所熟悉的就是皮影戏了。 马来西亚的皮影戏称为Wayang Kulit,这是一种利用光影来呈现的传统民俗表演。皮影戏使用的傀儡是平面雕刻,使用的材质为牛皮及水牛皮。然后再用竹枝定在手脚来操纵傀儡的动作。目前在马来西亚可以找到的四种皮影戏为 Wayang Kulit Melayu、Wayang Kulit Gedek,、Wayang Kulit Purwa 以及Wayang Kulit Kelantan 。而这四种皮影戏也只有在马来西亚半岛可以看得到。 皮影戏据说是在1834年由一名木偶师从印尼爪哇引进来马来亚的,而这边的人都会尊称他们为Tok Dalang。皮影戏一般演的都是兴都教的神话故事,这和皮影戏的起源于以兴都教为主的印尼爪哇无不有莫大的关联。所以,皮影戏的傀儡人物多带有兴都教神祇的色彩。而由于皮影戏使用的傀儡据说都是手工制作的,因此Tok Dalang们来说,每一个傀儡都是他们的宝贝。 因为这是一个光影的艺术,所以一般上皮影戏也只有在夜幕低垂的时候才会开始上演。表演开始的时候,都会听到乐师们开始吹奏带有一点印度色彩的音乐。Tok Dalang是皮影戏的灵魂人物,他们是负责操控傀儡,并以类似说唱的方式来叙述故事的人。只见透光的白色布慕上,Tok Dalang就运用光影的原理让傀儡的形象反射在上面,灵活的一边说唱,一边操纵木偶的一举一动。 皮影戏的精细雕工,也会在幕布上反射出来,活灵活现。无论是帝王将相、魑魅魍魉、还是仙女战士。Tok Dalang都能操纵并透过这些傀儡们叙述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这样的娱乐在还没有电视的时代是非常受欢迎的,辛苦了一天,人们都会从家里搬来矮凳,或席地而坐,看皮影戏来进入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如今,就像很多的传统文化技艺,皮影戏也渐渐的走向夕阳,纵然它已经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生态旅游鼓励游客了解在地文化,从而更贴近的了解这个国家,丰富整个旅程体验。 <繁體文> 來過馬來西亞旅遊的朋友都會為馬來西亞傳統文化所深深的吸引,而馬來西亞攻略除了介紹著名的馬來西亞景點之外,有時也會介紹一下有關馬來西亞的傳統文化。在眾多的馬來西亞傳統文化當中,最為國人所熟悉的就是皮影戲了。 馬來西亞的皮影戲稱為Wayang Kulit,這是一種利用光影來呈現的傳統民俗表演。皮影戲使用的傀儡是平面雕刻,使用的材質為牛皮及水牛皮。然後再用竹枝定在手腳來操縱傀儡的動作。目前在馬來西亞可以找到的四種皮影戲為 Wayang Kulit Melayu、Wayang Kulit Gedek,、Wayang Kulit Purwa 以及Wayang Kulit Kelantan 。而這四種皮影戲也只有在馬來西亞半島可以看得到。 皮影戲據說是在1834年由一名木偶師從印尼爪哇引進來馬來亞的,而這邊的人都會尊稱他們為Tok Dalang。皮影戲一般演的都是興都教的神話故事,這和皮影戲的起源於以興都教為主的印尼爪哇無不有莫大的關聯。所以,皮影戲的傀儡人物多帶有興都教神祇的色彩。而由於皮影戲使用的傀儡據說都是手工製作的,因此Tok Dalang們來說,每一個傀儡都是他們的寶貝。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您不可不知的马来传统禁忌

<简体文> 人们计划来到马来西亚旅游,一般上都会着重在研究马来西亚攻略看看有些什么马来西亚景点可以走走看看。其实,除了要知道马来西亚有什么好玩的,游客若是可以花点功夫了解一下马来西亚民族传统的话会更加好,毕竟若是能入乡随俗,很快的融入当地的文化,也会玩得比较尽兴。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而马来人占了大多数,他们都信奉清真教,所以除了自己本身的民族传统禁忌之外,清真教的禁忌基本也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当中。马来西亚的华人的禁忌与各地华人的都差不多,当然印度人也有他们的禁忌,但是这一篇我们就从马来人的开始说起。 当您和我们这里的马来同胞接触,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要注意男女有别。同性见面的话,男生可以互相用双手握手,但不要紧握而只是轻轻触碰就好,再把手放到胸口前。女生则会双手轻轻互握后,就收回放在心口。这个动作的意思是衷心的欢迎您。他们男女之间不主动有身体上的接触,就算只是礼貌性的也尽量避免,异性之间打招呼的话点头微笑即可。当然,根据西式及正式活动上的礼仪,他们还是会愿意握手,只是马来男性男性一般会等女性主动伸手才会握手。而异性之间的拥抱礼,则要避免。 另外,马来人也忌讳人们摸他们的头部,即使对方是小孩也不能如此。因为摸人的头并用力摩擦对他们来说是侮辱和侵犯。跟他们握手、打招呼、用手传递东西的时候都不能用左手。因为左手是不洁净的,而如厕之后就是用左手去进行洁净的动作,所以不能用来做以上的事项,那样对他人是不尊重的。 马来人传统上是用手吃饭的,请不要觉得他们不礼貌。当然,如上述所说也不能用左手吃饭。正式的场合,或者您不会用手进食,也是可以请主人家给您使用餐具的。马来人的饮食禁忌就是他们不吃非清真(Tidak Halal)食物,特别是猪肉、猪油制品更是他们的大忌。而且,任何用到猪的部分所做的任何衣物、器具、鞋子他们也都不能使用。 另外,马来人很忌讳暴露的穿着,去拜访他们的家或者去参观清真寺的时候请注意衣衫要端庄整齐。基本上马来人是很和善、守礼和热情的民族,他们都很欢迎国外朋友到访。生态旅游也鼓励游人尊重他人文化,成为地球村的好村民。 <繁體文> 人們計劃來到馬來西亞旅遊,一般上都會著重在研究馬來西亞攻略看看有些什麼馬來西亞景點可以走走看看。其實,除了要知道馬來西亞有什麼好玩的,遊客若是可以花點功夫了解一下馬來西亞民族傳統的話會更加好,畢竟若是能入鄉隨俗,很快的融入當地的文化,也會玩得比較盡興。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而馬來人佔了大多數,他們都信奉清真教,所以除了自己本身的民族傳統禁忌之外,清真教的禁忌基本也融入了他們的生活當中。馬來西亞的華人的禁忌與各地華人的都差不多,當然印度人也有他們的禁忌,但是這一篇我們就從馬來人的開始說起。 當您和我們這裡的馬來同胞接觸,跟他們打招呼的時候,要注意男女有別。同性見面的話,男生可以互相用雙手握手,但不要緊握而只是輕輕觸碰就好,再把手放到胸口前。女生則會雙手輕輕互握後,就收回放在心口。這個動作的意思是衷心的歡迎您。他們男女之間不主動有身體上的接觸,就算只是禮貌性的也盡量避免,異性之間打招呼的話點頭微笑即可。當然,根據西式及正式活動上的禮儀,他們還是會願意握手,只是馬來男性男性一般會等女性主動伸手才會握手。而異性之間的擁抱禮,則要避免。 另外,馬來人也忌諱人們摸他們的頭部,即使對方是小孩也不能如此。因為摸人的頭並用力摩擦對他們來說是侮辱和侵犯。跟他們握手、打招呼、用手傳遞東西的時候都不能用左手。因為左手是不潔淨的,而如廁之後就是用左手去進行潔淨的動作,所以不能用來做以上的事項,那樣對他人是不尊重的。 馬來人傳統上是用手吃飯的,請不要覺得他們不禮貌。當然,如上述所說也不能用左手吃飯。正式的場合,或者您不會用手進食,也是可以請主人家給您使用餐具的。馬來人的飲食禁忌就是他們不吃非清真(Tidak Halal)食物,特別是豬肉、豬油製品更是他們的大忌。而且,任何用到豬的部分所做的任何衣物、器具、鞋子他們也都不能使用。 另外,馬來人很忌諱暴露的穿著,去拜訪他們的家或者去參觀清真寺的時候請注意衣衫要端莊整齊。基本上馬來人是很和善、守禮和熱情的民族,他們都很歡迎國外朋友到訪。生態旅遊也鼓勵遊人尊重他人文化,成為地球村的好村民。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漫谈金丝玉缕的交织-马来织锦工艺

<简体文> 来到马来西亚旅游除了会发现马来西亚攻略所介绍的马来西亚景点十分好玩,还会发现这里的文化很多元也很迷人,事实上做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马来西亚的文化是绚丽而多彩的。在马来西亚传统文物当中,马来织锦(Songket)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Songket是一种十分华丽的手织布料,使用金银丝线纺织而成,而且必须纯人手编编织,师傅使用一种叫做Cuban的扁针来把金丝银线编织成美丽的图案,迄今这种收益还是只能用人手来制作。Songket的编织过程繁琐,总共有八个步骤才能完成。而这些巧手师傅大多数还是住在一些乡镇,宛如世外高人一般。Songket的图案可以是花卉和走兽,有趣的songket的图案都是以在地马来美食的名字来命名,例如:seri kaya、wajik、tepung talam等,据说这些都是宫廷里王族喜欢的食物。 要完成一块完整的Songket布料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来完成,时间视图案的复杂度来决定。而基本的Songket,就只需要3天就能完成。 Songket布料的华丽感和中国的织锦、日本和服的布料绝对是不相上下,由于是以金丝银线来缝制,穿戴上去就有一种华贵闪亮的感觉;所以Songket也只有在重要的时候或者是仪式才会被穿戴。从民间的婚礼到苏丹登基等等都会穿着或使用Songket。马来男性一般会把Songket当成围在腰间的装饰布料或者是头上的头饰,传统的马来男装十分鲜艳,配上Songket就多增添了华丽的感觉。以前一般只有男性穿戴Songket,后来女性也开始穿着,一般是将它做成配搭马来女装Baju Kurung的襦裙。 也因为Songket之华丽,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因此它也是马来人结婚时重要的礼物。新郎新娘都会互赠对方Songket,作为婚礼的时候的穿着。而Songket的价钱可说是十分昂贵,一般便宜的也要在RM100左右,而真正昂贵的就可去到上千元马币,可说是价格不菲。 生态旅游鼓励游客欣赏他人国家文化,您可以在一些博物院或传统文物店欣赏到这一种布料,不妨前去参观了解更多。  <繁體文> 來到馬來西亞旅遊除了會發現馬來西亞攻略所介紹的馬來西亞景點十分好玩,還會發現這裡的文化很多元也很迷人,事實上做為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馬來西亞的文化是絢麗而多彩的。在馬來西亞傳統文物當中,馬來織錦(Songket)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Songket是一種十分華麗的手織布料,使用金銀絲線紡織而成,而且必須純人手編編織,師傅使用一種叫做Cuban的扁針來把金絲銀線編織成美麗的圖案,迄今這種收益還是只能用人手來製作。 Songket的編織過程繁瑣,總共有八個步驟才能完成。而這些巧手師傅大多數還是住在一些鄉鎮,宛如世外高人一般。 Songket的圖案可以是花卉和走獸,有趣的songket的圖案都是以在地馬來美食的名字來命名,例如:seri kaya、wajik、tepung talam等,據說這些都是宮廷裡王族喜歡的食物。 要完成一塊完整的Songket布料需要一個月到三個月來完成,時間視圖案的複雜度來決定。而基本的Songket,就只需要3天就能完成。 Songket布料的華麗感和中國的織錦、日本和服的布料絕對是不相上下,由於是以金絲銀線來縫製,穿戴上去就有一種華貴閃亮的感覺;所以Songket也只有在重要的時候或者是儀式才會被穿戴。從民間的婚禮到蘇丹登基等等都會穿著或使用Songket。馬來男性一般會把Songket當成圍在腰間的裝飾布料或者是頭上的頭飾,傳統的馬來男裝十分鮮豔,配上Songket就多增添了華麗的感覺。以前一般只有男性穿戴Songket,後來女性也開始穿著,一般是將它做成配搭馬來女裝Baju Kurung的襦裙。 也因為Songket之華麗,適用於各種重要場合,因此它也是馬來人結婚時重要的禮物。新郎新娘都會互贈對方Songket,作為婚禮的時候的穿著。而Songket的價錢可說是十分昂貴,一般便宜的也要在RM100左右,而真正昂貴的就可去到上千元馬幣,可說是價格不菲。 生態旅遊鼓勵遊客欣賞他人國家文化,您可以在一些博物院或傳統文物店欣賞到這一種布料,不妨前去參觀了解更多。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庄严而正式的印度传统舞蹈

<简体文> 舞蹈也是一个名族体现其文化的方式,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因此马来西亚传统舞蹈也包含了各个民族的传统舞蹈,来马来西亚旅游,也许会有机会在一些马来西亚景点或活动看到这些舞蹈表演,详情可以查阅各家的马来西亚攻略就可以的到有关的资讯。早期移民到马来亚的印度移民多数来自南部,因此南印度文化在马来西亚也随着当年的移民潮由印度先贤带进来。而他们的舞蹈也是其中之一。而庄严及正式印度传统舞蹈Bharatha Natyam也是传进马来西亚的印度文化之一。 Bharatha Natyam历史悠久,大概在公园200年前已经有这种舞蹈的记载。这是源自于南印度神庙的舞蹈,是正式而庄严的印度舞蹈,可以在祭祀时跳的舞蹈,因此也被封为巫乐神舞,兴都文化宗教意味深远浓厚。据说是以庙里湿婆神像的动作为主要灵感,祂乃是舞蹈之神。 舞者们都要穿上色彩鲜艳斑斓,仿佛用金丝玉缕缝制的舞衣,然后女舞者脸上要画浓浓的彩妆,而且要特别的强调眼睛及嘴唇的部分。加上一些缠在手脚的铃铛及一些华丽的首饰及鼻环。单单只看他们这一身行头都已经让人有视觉上的享受了。然而他们的穿着不单单只是一种装饰,而是表演的元素之一。这种舞蹈讲求动作的纯净,身体语言优美而柔雅。最重要的是运用肢体表情说故事的能力,以及如同雕塑一般精准的动作。这种舞蹈要配以说唱艺术来进行,舞者不单只是舞者,也要能用身体动作及表情说故事。 这种舞蹈要求舞者无论身心灵都要修炼,因为动作需要身体有很好的柔软度,古典的Bharatha Natyam还会要求舞者学习瑜伽,一边能做到如同天女敦煌飞天般的高难度动作。而心灵的磨练则是对神的尊敬及礼仪。一般上这个舞蹈是以独舞的方式去呈现的,舞蹈员配合音乐及说唱艺术的内容切换着不同的角色,艺术价值极高。 在马来西亚的Temple of Fine Arts 就有提供传统印度舞的学习,而Bharatha Natyam就是其中一种,若是想看一看这种舞蹈,它们亦有类似演出,有兴趣可以查询他们的官网http://www.tfa.org.my/。 生态旅游的理念就是透过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感受一个正在旅游的国家的美。 <繁體文> 舞蹈也是一個名族體現其文化的方式,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民族文化的國家,因此馬來西亞傳統舞蹈也包含了各個民族的傳統舞蹈,來馬來西亞旅遊,也許會有機會在一些馬來西亞景點或活動看到這些舞蹈表演,詳情可以查閱各家的馬來西亞攻略就可以的到有關的資訊。早期移民到馬來亞的印度移民多數來自南部,因此南印度文化在馬來西亞也隨著當年的移民潮由印度先賢帶進來。而他們的舞蹈也是其中之一。而莊嚴及正式印度傳統舞蹈Bharatha Natyam也是傳進馬來西亞的印度文化之一。 Bharatha Natyam歷史悠久,大概在公園200年前已經有這種舞蹈的記載。這是源自於南印度神廟的舞蹈,是正式而莊嚴的印度舞蹈,可以在祭祀時跳的舞蹈,因此也被封為巫樂神舞,興都文化宗教意味深遠濃厚。據說是以廟裡濕婆神像的動作為主要靈感,祂乃是舞蹈之神。 舞者們都要穿上色彩鮮豔斑斕,彷彿用金絲玉縷縫製的舞衣,然後女舞者臉上要畫濃濃的彩妝,而且要特別的強調眼睛及嘴唇的部分。加上一些纏在手腳的鈴鐺及一些華麗的首飾及鼻環。單單只看他們這一身行頭都已經讓人有視覺上的享受了。然而他們的穿著不單單只是一種裝飾,而是表演的元素之一。這種舞​​蹈講求動作的純淨,身體語言優美而柔雅。最重要的是運用肢體表情說故事的能力,以及如同雕塑一般精準的動作。這種舞​​蹈要配以說唱藝術來進行,舞者不單只是舞者,也要能用身體動作及表情說故事。 這種舞​​蹈要求舞者無論身心靈都要修煉,因為動作需要身體有很好的柔軟度,古典的Bharatha Natyam還會要求舞者學習瑜伽,一邊能做到如同天女敦煌飛天般的高難度動作。而心靈的磨練則是對神的尊敬及禮儀。一般上這個舞蹈是以獨舞的方式去呈現的,舞蹈員配合音樂及說唱藝術的內容切換著不同的角色,藝術價值極高。 在馬來西亞的Temple of Fine Arts 就有提供傳統印度舞的學習,而Bharatha Natyam就是其中一種,若是想看一看這種舞蹈,它們亦有類似演出,有興趣可以查詢他們的官網http://www.tfa.org.my/。 生態旅遊的理念就是透過融入地方傳統文化,感受一個正在旅遊的國家的美。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马来吉打式短罩衫

<简体文> 很多是后来到一个国家,很多人都有兴趣认识该国的传统服装。马来西亚的传统服装并不单一,每一个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的传统服装。在马来西亚旅游的时候不放多注意一下。来之前记得翻查马来西亚攻略,才不会错过好玩的马来西亚景点哦!言归正传,这篇要说的是传统服装,刚才说到马来西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装,马来人基本上就有好几种形式的传统服装,由于宗教文化的关系,马来人的传统服装多会比较宽松,不显露身体曲线为佳。 马来女性一般都会穿着宽松的长罩衫(Baju Kurung),这就是一种不凸显身体曲线的服装。而马来吉打短式罩衫(Baju Kurung Kedah)的特色就在于它的上衣不像一般的长罩衫那么长,衣服的长度一般来说都只到盖过臀部而已。袖子也不会太长,大概就过手肘的长度而已。长罩衫的长袖是完全把整条手臂给遮住的。 马来吉打式短罩衫据说是源自于泰南,也许是吉打州与泰国南部相近,文化及商贸交流频密,所以衣着上也受到泰国些许的影响,短罩衫比较不那么正式,裁剪也已穿着舒适活动自如为主。以前对于马来人来说,马来吉打式短罩衫可以作为一般的穿着,就好像是居家服一样。用来缝制它的布料也以有小花图案的棉布为主,因为居家服也不需要太过花俏,所以配搭的襦裙也不会太过的讲究,有时就是使用颜色比较朴素的布料;或者就是配搭沙龙就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款式的传统服装也与时并进,设计师们为它们注入了新的生命。在布料、剪裁及设计上下了功夫,让这种传统服装变得更时髦大方。在马来西亚,马来人普遍上都会穿着他们的传统服装,而经过改良的吉打式短罩衫不再只是在做家务时穿着的便服,而是上班赴宴都适合的精品。 生态旅游认为游客能从各方面的生活化角度去探索所浏览的国家,这样的了解过程,必定会让您毕生难忘。 <繁體文> 很多是後來到一個國家,很多人都有興趣認識該國的傳統服裝。馬來西亞的傳統服裝並不單一,每一個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的傳統服裝。在馬來西亞旅遊的時候不放多注意一下。來之前記得翻查馬來西亞攻略,才不會錯過好玩的馬來西亞景點哦!言歸正傳,這篇要說的是傳統服裝,剛才說到馬來西亞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裝,馬來人基本上就有好幾種形式的傳統服裝,由於宗教文化的關係,馬來人的傳統服裝多會比較寬鬆,不顯露身體曲線為佳。 馬來女性一般都會穿著寬鬆的長罩衫(Baju Kurung),這就是一種不凸顯身體曲線的服裝。而馬來吉打短式罩衫(Baju Kurung Kedah)的特色就在於它的上衣不像一般的長罩衫那麼長,衣服的長度一般來說都只到蓋過臀部而已。袖子也不會太長,大概就過手肘的長度而已。長罩衫的長袖是完全把整條手臂給遮住的。 馬來吉打式短罩衫據說是源自於泰南,也許是吉打州與泰國南部相近,文化及商貿交流頻密,所以衣著上也受到泰國些許的影響,短罩衫比較不那麼正式,裁剪也已穿​​著舒適活動自如為主。以前對於馬來人來說,馬來吉打式短罩衫可以作為一般的穿著,就好像是居家服一樣。用來縫製它的布料也以有小花圖案的棉佈為主,因為居家服也不需要太過花俏,所以配搭的襦裙也不會太過的講究,有時就是使用顏色比較樸素的布料;或者就是配搭沙龍就可。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款式的傳統服裝也與時並進,設計師們為它們注入了新的生命。在布料、剪裁及設計上下了功夫,讓這種傳統服裝變得更時髦大方。在馬來西亞,馬來人普遍上都會穿著他們的傳統服裝,而經過改良的吉打式短罩衫不再只是在做家務時穿著的便服,而是上班赴宴都適合的精品。 生態旅遊認為遊客能從各方面的生活化角度去探索所瀏覽的國家,這樣的了解過程,必定會讓您畢生難忘。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柔佛古庙游神记

<简体文> 做为马来西亚攻略会推介的 马来西亚传统信仰活动,柔佛古庙游神可以说在全国甚至于海外都有些名气。这项在每年都会在柔佛新山举行的游神活动,不但让新山成为了马来西亚景点之一,也让很多来马来西亚旅游的游客多了一项看点。毕竟是一年一次的大型活动,确实是十分吸引人。 农历新年对很多华人来说,过到年十五庆元宵也就过去了,大家也要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来为今年及明年打拼。但是,对于柔佛新山人来说,年真的要过完的话,必须得等过了柔佛古庙游神庆典才行。也就是元宵节过后,新山人的心里对农历新年最后的期盼,接下来就要等明年了。 经历百年风霜的柔佛古庙,虽没有正式明文建于多少年前,但是确有超过141年的历史。它是华人先贤在南洋扎根的证据,也见证了新山的发展,更支持了几代人的信仰。柔佛古庙供奉的五大神祇即玄天上帝、洪仙大帝、感天大帝、华光大帝及赵大元帅是由当时在柔佛的五大籍贯帮:潮州、福建、客家、广东及海南负责。柔佛古庙作为当时是这五大籍贯华人的膜拜场所,以及凝聚华族社会的据点。每年的农历廿一,就是为期三天的柔佛古庙游神大典,和槟城人年初九拜天公才算过年,那新山人就觉得必须过完柔佛古庙游神才算过完年了。 柔佛古庙游神当天入夜,这五位神明将会被心中虔诚的台上神轿,分成五条不同的路线绕新山游一圈。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时刻,很多信徒都会守在路的两旁虔诚的等待抬着着神轿的队伍经过,并诚心祈祷能获得守护新山百年的这五大神明能保佑他们。此外,新山的各大社团也会派出代表来参加游行,他们会派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花车及表演跟着一起游行。甚至连电台电视台也会前来报导,现场一片欢腾吉祥。 这项活动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新山华人的能力,将永世流传。 生态旅游鼓励人们尊重他人的传统信仰,只要是正向宗教价值观,都是值得被推崇的。 <繁體文> 做為馬來西亞攻略會推介的 馬來西亞傳統信仰活動,柔佛古廟游神可以說在全國甚至於海外都有些名氣。這項在每年都會在柔佛新山舉行的游神活動,不但讓新山成為了馬來西亞景點之一,也讓很多來馬來西亞旅遊的遊客多了一項看點。畢竟是一年一次的大型活動,確實是十分吸引人。 農曆新年對很多華人來說,過到年十五慶元宵也就過去了,大家也要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來為今年及明年打拼。但是,對於柔佛新山人來說,年真的要過完的話,必須得等過了柔佛古廟游神慶典才行。也就是元宵節過後,新山人的心裡對農曆新年最後的期盼,接下來就要等明年了。 經歷百年風霜的柔佛古廟,雖沒有正式明文建於多少年前,但是確有超過141年的歷史。它是華人先賢在南洋紮根的證據,也見證了新山的發展,更支持了幾代人的信仰。柔佛古廟供奉的五大神祇即玄天上帝、洪仙大帝、感天大帝、華光大帝及趙大元​​帥是由當時在柔佛的五大籍貫幫:潮州、福建、客家、廣東及海南負責。柔佛古廟作為當時是這五大籍貫華人的膜拜場所,以及凝聚華族社會的據點。每年的農曆廿一,就是為期三天的柔佛古廟游神大典,和檳城人年初九拜天公才算過年,那新山人就覺得必須過完柔佛古廟游神才算過完年了。 柔佛古廟游神當天入夜,這五位神明將會被心中虔誠的台上神轎,分成五條不同的路線繞新山遊一圈。這是一個熱鬧非凡的時刻,很多信徒都會守在路的兩旁虔誠的等待抬著著神轎的隊伍經過,並誠心祈禱能獲得守護新山百年的這五大神明能保佑他們。此外,新山的各大社團也會派出代表來參加遊行,他們會派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花車及表演跟著一起遊行。甚至連電台電視台也會前來報導,現場一片歡騰吉祥。 這項活動已經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凝聚新山華人的能力,將永世流傳。 生態旅遊鼓勵人們尊重他人的傳統信仰,只要是正向宗教價值觀,都是值得被推崇的。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传统马来宫廷乐甘美兰

<简体文> 有机会来到马来西亚旅游,除了要看看马来西亚景点之外,若是有机会的话也可以来见识一下马来西亚的传统音乐,您可以参考一下马来西亚攻略,有些会介绍在哪里可以看到类似的文化演出。除了吃喝玩乐,也可以计划一个不太一样的行程。马来民族的的传统音乐甘美兰(Gamelan),就是其中一种马来西亚的传统音乐,以前甚至是马来王朝的宫乐。 甘美兰音乐历史悠久,据记载,1811年的时候甘美兰乐队及舞团首次从Riau Lingga 宫廷来到彭亨王室婚礼上表演,自此,传统马来甘美兰音乐诞生了,也成为彭亨及登嘉楼宫廷的娱乐。在1914到1942年间,登嘉楼苏丹及苏丹后 Sultan Sulaiman Badrul Alam Syah 以及 Tengku Ampuan Mariam凭着对甘美兰音乐的热爱而极力推广及发扬光大,将这种传统的音乐推向了辉煌的时期。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时代的动荡不安,甘美兰音乐就沉寂在大时代中。 24年后,旨在保留马来建筑的建筑师Mubin Sheppard在Istana Kolam(也就是皇宫)找到了尘封的甘美兰乐器,并视之如瑰宝。1966年,在艺术工作者们努力的拼凑及还原之下,终于将当年辉煌一时的马来甘美兰音乐重现,并在马来西亚大学首次公开演出。终于,平民第一次的一听见百年前宫宴上悦耳的甘美兰音乐。 甘美兰音乐是敲击乐,主要是用Saron来演奏乐曲的主旋律,Saron有大有小各一件,音色透亮。再由Gambang及Keromong为辅,协调音律。还有分别不同音色的锣,及鼓,为主旋律的节奏。表演的时候凑合起来至少有八种大型乐器。甘美兰音乐乐风柔软,如同清风拂面,安宁而祥和,余韵雅致。一般上甘美兰表演也都会配上舞蹈,女舞者会穿上有浓烈民族风情华丽的舞衣,头上戴着华丽的头饰,随着音乐轻柔甩手舞动,有时微微顿足,身影婀娜。 音乐是无国界的世界语言,透过音乐不但能陶冶性情,更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旅游的总之就是拥抱旅游过度的文化,深层的去认识一个国家。 <繁體文> 有機會來到馬來西亞旅遊,除了要看看馬來西亞景點之外,若是有機會的話也可以來見識一下馬來西亞的傳統音樂,您可以參考一下馬來西亞攻略,有些會介紹在哪裡可以看到類似的文化演出。除了吃喝玩樂,也可以計劃一個不太一樣的行程。馬來民族的的傳統音樂甘美蘭(Gamelan),就是其中一種馬來西亞的傳統音樂,以前甚至是馬來王朝的宮樂。 甘美蘭音樂歷史悠久,據記載,1811年的時候甘美蘭樂隊及舞團首次從Riau Lingga 宮廷來到彭亨王室婚禮上表演,自此,傳統馬來甘美蘭音樂誕生了,也成為彭亨及登嘉樓宮廷的娛樂。在1914到1942年間,登嘉樓蘇丹及蘇丹後 Sultan Sulaiman Ba​​drul Alam Syah 以及 Tengku Ampuan Mariam憑著對甘美蘭音樂的熱愛而極力推廣及發揚光大,將這種傳統的音樂推向了輝煌的時期。然而隨著二戰的爆發和時代的動盪不安,甘美蘭音樂就沉寂在大時代中。 24年後,旨在保留馬來建築的建築師Mubin Sheppard在Istana Kolam(也就是皇宮)找到了塵封的甘美蘭樂器,並視之如瑰寶。 1966年,在藝術工作者們努力的拼湊及還原之下,終於將當年輝煌一時的馬來甘美蘭音樂重現,並在馬來西亞大學首次公開演出。終於,平民第一次的一聽見百年前宮宴上悅耳的甘美蘭音樂。 甘美蘭音樂是敲擊樂,主要是用Saron來演奏樂曲的主旋律,Saron有大有小各一件,音色透亮。再由Gambang及Keromong為輔,協調音律。還有分別不同音色的鑼,及鼓,為主旋律的節奏。表演的時候湊合起來至少有八種大型樂器。甘美蘭音樂樂風柔軟,如同清風拂面,安寧而祥和,餘韻雅緻。一般上甘美蘭表演也都會配上舞蹈,女舞者會穿上有濃烈民族風情華麗的舞衣,頭上戴著華麗的頭飾,隨著音樂輕柔甩手舞動,有時微微頓足,身影婀娜。 音樂是無國界的世界語言,透過音樂不但能陶冶性情,更能夠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生態旅遊的總之就是擁抱旅游過度的文化,深層的去認識一個國家。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传统的运算战略游戏分头棋

<简体文> 最近随着民间团体开办的童玩展览确实勾起了许多人的美好回忆,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还没有电脑及游戏机的时代,就算只是简单的游戏也会是很多孩子们的快乐回忆。马来西亚攻略确实比较常介绍马来西亚景点,鲜少会提起这类的游戏,所以,如果有机会来到马来西亚旅游就不妨找机会了解一下这些游戏。这一篇要介绍的马来西亚传统游戏为分头棋(Congkak)。 分头棋在马来西亚是属于马来人的传统游戏,但是其实在东南亚许多的国家如菲律宾、印尼爪哇都似乎有人在玩这个游戏。据悉,这个游戏其实是源自罗马时代的埃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随后在马六甲王朝世道才经由阿拉伯及印度商人传入马六甲。玩这个游戏需要用到的器具是一个使用实心木刻成船或龙船样式的棋盘,上面会凿开左右两排以洞,一般是七个或九个洞。然后棋盘两边的末端有两个比较大的洞。还有就是一定数量的相思豆作为棋子,近代一点用小的玻璃弹珠也可以。 这个游戏在马来社会普遍被认为是女孩们玩的游戏,这个需要两个玩家来进行。首先是在左右两排较小的洞布置好一定数量的棋子,然后玩家轮流的选自己面前那一排其中一个洞的棋子来以顺时钟的方向为每个洞配棋,一个洞放一颗,然后要避开属于对方阵营的大洞;因为如果投进去对方的大洞就等于对方得分,以此类推。当然,另一头属于自己阵营的大洞就要放棋子来得分。 当手上最后一颗棋子投进的小洞还有棋子,就可以继续拿起来派棋。这样的动作就一直重复,直到手中最后一颗棋子是投进没有棋子的小洞就要放弃这回合,轮到对手开始同样的动作。倘若最后一颗棋是落在自己阵营的大洞,就可以从自己面前那排的小洞里再选一个重复派棋的动作。在这个游戏当中,两方只要有人的棋子超过棋子总数的一半就胜利。 这个游戏训练的是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以及运算的能力;而且很多棋盘的作工也十分精美,根本就是一件艺术品。生态旅游鼓励游人以了解民生文化,更生活化的去探索我国的美好。 <繁體文> 最近隨著民間團體開辦的童玩展覽確實勾起了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在那個物質比較匱乏、還沒有電腦及遊戲機的時代,就算只是簡單的遊戲也會是很多孩子們的快樂回憶。馬來西亞攻略確實比較常介紹馬來西亞景點,鮮少會提起這類的遊戲,所以,如果有機會來到馬來西亞旅遊就不妨找機會了解一下這些遊戲。這一篇要介紹的馬來西亞傳統遊戲為分頭棋(Congkak)。 分頭棋在馬來西亞是屬於馬來人的傳統遊戲,但是其實在東南亞許多的國家如菲律賓、印尼爪哇都似乎有人在玩這個遊戲。據悉,這個遊戲其實是源自羅馬時代的埃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而隨後在馬六甲王朝世道才經由阿拉伯及印度商人傳入馬六甲。玩這個遊戲需要用到的器具是一個使用實心木刻成船或龍船樣式的棋盤,上面會鑿開左右兩排以洞,一般是七個或九個洞。然後棋盤兩邊的末端有兩個比較大的洞。還有就是一定數量的相思豆作為棋子,近代一點用小的玻璃彈珠也可以。 這個遊戲在馬來社會普遍被認為是女孩們玩的遊戲,這個需要兩個玩家來進行。首先是在左右兩排較小的洞佈置好一定數量的棋子,然後玩家輪流的選自己面前那一排其中一個洞的棋子來以順時鐘的方向為每個洞配棋,一個洞放一顆,然後要避開屬於對方陣營的大洞;因為如果投進去對方的大​​洞就等於對方得分,以此類推。當然,另一頭屬於自己陣營的大洞就要放棋子來得分。 當手上最後一顆棋子投進的小洞還有棋子,就可以繼續拿起來派棋。這樣的動作就一直重複,直到手中最後一顆棋子是投進沒有棋子的小洞就要放棄這回合,輪到對手開始同樣的動作。倘若最後一顆棋是落在自己陣營的大洞,就可以從自己面前那排的小洞裡再選一個重複派棋的動作。在這個遊戲當中,兩方只要有人的棋子超過棋子總數的一半就勝利。 這個遊戲訓練的是孩子們的邏輯思維,以及運算的能力;而且很多棋盤的作工也十分精美,根本就是一件藝術品。生態旅遊鼓勵遊人以了解民生文化,更生活化的去探索我國的美好。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月亮风筝飞呀飞- 马来传统风筝Wau Bulan

<简体文> Wau Bulan-直译为月亮风筝,也被称为马来传统风筝是一中注明马来西亚传统工艺。若是您有仔细深入的研究马来西亚攻略的话,就会知道Wau Bulan在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特别是在吉兰丹州特别著名。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也有很多吸引人的马来西亚景点,哪里的海岛吸引了不少游客,而每年在吉兰丹举办的的国际风筝节更是游客们前来马来西亚旅游时不应错过的活动,在这里,大家就有机会看到很多做工精细的各种风筝,当然少不了Wau Bulan。 作为能代表马来西亚的传统工艺,Wau Bulan其实当之无愧。这种马来传统风筝基本上分为连个部分,上面的部分是横摆的尖椭圆形,下部份就好象一轮横躺着的新月,所以才被称为月亮风筝(Wau Bulan)。这种风筝的体积十分庞大,一般的长度为2.5米,宽度为3.5 米。而有些就大得十分夸张,需要几个壮汉来才能把它放上空中。 据说,这种风筝源自Srivijaya时代,很多人都以为它和清真文化有很深的关联,但其实他和兴都教文化有很深的渊源。风筝的图案多数以古典式的花卉图腾为主,风格及配色都十分华丽,而且一般上来说颜色对比也强烈。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清新的花色设计及经过改良的形态。而风筝的图案是师父巧手纸雕,再拼凑出来的。然後就是用竹枝弯曲成所要的形状,再把纸雕糊上支架。最后,这么美丽的风筝当然少不了装饰一番。而风筝一般都做得那么大,就是为了当风筝被放上天空的时候,还是可以清晰可见它上面的图案。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稻米丰收之后人们才会放Wau Bulan来庆祝及娱乐。特别在东海岸的吉兰丹,美丽的沙滩就是Wau Bulan最美的起飞点。而如今,它则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及美态深受风筝爱好者的青睐,更是每年吉兰丹国际风筝节代表我国的最耀眼代表。也因为它可以代表着马来西亚,除了国花大红花之外,才马来西亚的零钱上也能找到Wau Bulan的图样。 生态旅游希望游人可以透过在地传统手艺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所以我们诚挚的欢迎您来马来西亚看看这美丽的让我们深感骄傲的月亮风筝。 <繁體文> Wau Bulan-直譯為月亮風箏,也被稱為馬來傳統風箏是一中註明馬來西亞傳統工藝。若是您有仔細深入的研究馬來西亞攻略的話,就會知道Wau Bulan在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特別是在吉蘭丹州特別著名。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也有很多吸引人的馬來西亞景點,哪裡的海島吸引了不少游客,而每年在吉蘭丹舉辦的的國際風箏節更是遊客們前來馬來西亞旅遊時不應錯過的活動,在這裡,大家就有機會看到很多做工精細的各種風箏,當然少不了Wau Bulan。 作為能代表馬來西亞的傳統工藝,Wau Bulan其實當之無愧。這種馬來傳統風箏基本上分為連個部分,上面的部分是橫擺的尖橢圓形,下部份就好像一輪橫躺著的新月,所以才被稱為月亮風箏(Wau Bulan )。這種風箏的體積十分龐大,一般的長度為2.5米,寬度為3.5 米。而有些就大得十分誇張,需​​要幾個壯漢來才能把它放上空中。 據說,這種風箏源自Srivijaya時代,很多人都以為它和清真文化有很深的關聯,但其實他和興都教文化有很深的淵源。風箏的圖案多數以古典式的花卉圖騰為主,風格及配色都十分華麗,而且一般上來說顏色對比也強烈。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有清新的花色設計及經過改良的形態。而風箏的圖案是師父巧手紙雕,再拼湊出來的。然後就是用竹枝彎曲成所要的形狀,再把紙雕糊上支架。最後,這麼美麗的風箏當然少不了裝飾一番。而風箏一般都做得那麼大,就是為了當風箏被放上天空的時候,還是可以清晰可見它上面的圖案。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稻米豐收之後人們才會放Wau Bulan來慶祝及娛樂。特別在東海岸的吉蘭丹,美麗的沙灘就是Wau Bulan最美的起飛點。而如今,它則是因為它的藝術價值及美態深受風箏愛好者的青睞,更是每年吉蘭丹國際風箏節代表我國的最耀眼代表。也因為它可以代表著馬來西亞,除了國花大紅花之外,才馬來西亞的零錢上也能找到Wau Bulan的圖樣。 生態旅遊希望遊人可以透過在地傳統手藝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所以我們誠摯的歡迎您來馬來西亞看看這美麗的讓我們深感驕傲的月亮風箏。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