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15

The New Great Idea Of The Pinaon Time Tunnel

There are a lo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Malaysia and surprisingly enough, a lot of them are new. One of those new attractions is the Pinaon Time Tunnel otherwise known as the History Museum of Penang. This museum is a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Penang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Laman Padi Langkawi: Exotic Rice Garden and Museum!

Whether you’re a tourist visiting Malaysia or a local looking for things to do in Langkawi, Laman Padi Langkawi is it!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s in Malaysia, especially for agro-business enthusiasts, nature-lovers and green-thumbs folk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Langkawi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Tropical Fruit Farm Gives You The Chance To Taste Fresh Local Fruits

While in Penang, you want to be sure to find things to do in Penang that cover the entire area. While there are plen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Malaysia located within the center of Penang, some of the best experience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Penang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Cherok Tokun巨石碑文遗迹

<简体文> 身为历史城市的马来西亚槟城,开埠年代久远,拥有雄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出槟城旅游路线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质,也成为槟城攻略推荐槟城旅游的特点。 很多的槟城景点不只是吃喝玩乐,甚至是历史的见证及记录。近年来,槟城具有历史性的经典都备受瞩目,更是唤起了年轻一辈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这点真的是可喜可贺的。在Cherok Tokun就有一个『超级历史遗迹』–Cherok Tokun巨石碑文遗迹也是值得一看的古迹。 根据史料记载,15世纪回教才传入马来亚,在此之前,兴都教才是马来亚的主要宗教。吉打王朝堪称为最久的马来皇朝,在布秧谷建都,沿着布秧河顺流南下到槟城大山脚形成的布秧谷文明。公元四世纪佛教及兴都教在布秧谷河流域兴盛,宗教文化浓厚,庙宇林立,直到15世纪回教传入,皇室及民间信仰改变,佛教及兴都教在布秧谷的辉煌才嘎然而止。 英殖民时代,不少英国考古学者前来研究布秧谷河岸的佛教及兴都教遗迹,而大山脚Cherok Tokun的巨石碑文遗迹,就是由英国的詹姆斯罗维上校首先所记录下来的。据他所记录的是,当时他们以为会在大山脚找到令人惊叹的兴都教或佛教遗迹,然而却只找到这块石头上的铭文,并没有再找到惊人的遗迹,这点让他们非常失望。 这块石头据说早在公元4世纪就已经存在,上面刻着的碑文是献给位于现在的马来西亚北部的卡达拉姆古王朝的祈祷文。当时的考古人员一度以为铭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是梵文,然而后来经过翻译,才知道这是其实上面的文字是以巴利文雕刻上去的。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考古技术及知识不全面,加上时代的动荡,经年累月下来这个遗迹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一直到1973年,马来西亚博物馆及文物部才为这块历史久远的遗迹盖起遮棚为它挡风遮雨。然而,因为没有妥善的保护,这块古迹也布满了近代的涂鸦–包括当时罗维上校本人的涂鸦记录。无论如何,上面的古代碑文还是清晰可闻见,这点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生态旅游鼓励人们爱护古迹,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的记录,有着金钱也难以衡量的价值。所以我们希望游人在前往古迹时,也能协助我们维护它的原貌。遗忘的破坏也许我们已经难以修复,但是不加深破坏,也是对维护古迹做出的一点心意。 <繁體文> 身為歷史城市的馬來西亞檳城,開埠年代久遠,擁有雄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出檳城旅遊路線具有豐富的人文性質,也成為檳城攻略推薦檳城旅遊的特點。很多的檳城景點不只是吃喝玩樂,甚至是歷史的見證及記錄。近年來,檳城具有歷史性的經典都備受矚目,更是喚起了年輕一輩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意識,這點真的是可喜可賀的。在Cherok Tokun就有一個『超級歷史遺跡』–Cherok Tokun巨石碑文遺跡也是值得一看的古蹟。 根據史料記載,15世紀回教才傳入馬來亞,在此之前,興都教才是馬來亞的主要宗教。吉打王朝堪稱為最久的馬來皇朝,在布秧谷建都,沿著布秧河順流南下到檳城大山腳形成的布秧谷文明。公元四世紀佛教及興都教在布秧谷河流域興盛,宗教文化濃厚,廟宇林立,直到15世紀回教傳入,皇室及民間信仰改變,佛教及興都教在布秧谷的輝煌才嘎然而止。 英殖民時代,不少英國考古學者前來研究布秧谷河岸的佛教及興都教遺跡,而大山腳Cherok Tokun的巨石碑文遺跡,就是由英國的詹姆斯羅維上校首先所記錄下來的。據他所記錄的是,當時他們以為會在大山腳找到令人驚嘆的興都教或佛教遺跡,然而卻只找到這塊石頭上的銘文,並沒有再找到驚人的遺跡,這點讓他們非常失望。 這塊石頭據說早在公元4世紀就已經存在,上面刻著的碑文是獻給位於現在的馬來西亞北部的卡達拉姆古王朝的祈禱文。當時的考古人員一度以為銘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是梵文,然而後來經過翻譯,才知道這是其實上面的文字是以巴利文雕刻上去的。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考古技術及知識不全面,加上時代的動盪,經年累月下來這個遺跡並沒有被很好的保存,一直到1973年,馬來西亞博物館及文物部才為這塊歷史久遠的遺跡蓋起遮棚為它擋風遮雨。然而,因為沒有妥善的保護,這塊古蹟也佈滿了近代的塗鴉–包括當時羅維上校本人的塗鴉記錄。無論如何,上面的古代碑文還是清晰可聞見,這點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生態旅遊鼓勵人們愛護古蹟,因為他們是這個國家的歷史的記錄,有著金錢也難以衡量的價值。所以我們希望遊人在前往古蹟時,也能協助我們維護它的原貌。遺忘的破壞也許我們已經難以修復,但是不加深破壞,也是對維護古蹟做出的一點心意。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