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3

谢公司文化熔炉的建筑特色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拥有历史、文化、美食、娱乐、休闲于一身,槟城攻略总不忘一提再提这些卖点,以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此一游。无论如何,一个地方能如此迷人,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本身内涵。 许多槟城景点都很有“气质”、“个性”及“特色”,不断的吸引人前来槟城旅游,欣赏它的“美貌”之余,也不忘欣赏她的“内涵”。然而,这些“内涵”如果不被加以发现并深入探索,走马看花的旅游肯定只能走宝。深藏在窄巷中的世德堂谢公司,就是槟城深藏不露的“个性气质”之一。 “公司”是槟城华裔移民使的历史记录,其实也就是姓氏宗祠。当时从中国过番南洋谋生的先辈,为了彼此有个照应,也为能追思祖先饮水思源,因此有了“公司”的姓氏宗祠制度。在本头公巷内“深藏不露”的世德堂谢公司,是于上世纪1810年由来自福建厦门的谢氏族人所设立在槟城的宗祠。而宗祠的建筑是在1858动工,用了15年的时间也就是在1873年才完工。从公司门口来看,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但是进去一看,就会发现它“独特”及“具有个性”之处。 只见谢公司古朴的建筑风格有些Fusion的感觉 –巧夺天工的福建闽南雕刻屋顶,马来高脚屋的建筑形态,配上娘惹风味的彩色瓷砖和围栏,还有过前一对“洋气”十足的石狮子。难道以前谢氏族人的祖先就已经明白了混搭的建筑风格的美感了吗? 谢公司的建筑风格如此的“混血”,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事实上它本身就真的是一个由中过及英国建筑师联合打造出来的独特建筑,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中西“混血”结晶。而且,谢氏族人的后辈也曾几番修复过公司的建筑,而他们大多数都受了英式教育,加上经历不同时代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就不经意的造成它建筑风格氛围“混杂得很有个性”的气质。 然而,谢氏族人压根儿还是华人,所以华族的传统还是这个建筑的核心风格,如刚才所说的闽南式屋顶之外,还有建筑内处处可见“螭虎”这种赐福的吉祥物的浮雕,门的两侧还有带有“击鼓迎宾”意义的抱鼓石,门上及展示的牌匾等。这些都是凸显了先贤们就算飘洋过海,却依旧注重华裔文化的中华心。然而那些混合了马来高脚屋、娘惹瓷砖的建筑风格,也代表了先贤落地生根,入乡随俗,与在地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成为这里的一份子的意思。 建筑不是用文字叙述的历史,但是却是证明历史最强而有力的证据。谢公司这样的槟城老建筑,就很好的体现出这点。它见证了南来先贤之间重视同乡情谊的情操,同时也见证了他们如何在这里与本地人结成新的同胞情谊,落地生根。 生态旅游鼓励游人珍惜古迹,了解历史。我们希望这些不说话的历史教材,能让您从历史的角度更认识这片国土。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擁有歷史、文化、美食、娛樂、休閒於一身,檳城攻略總不忘一提再提這些賣點,以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到此一遊。無論如何,一個地方能如此迷人,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因為它本身內涵。許多檳城景點都很有“氣質”、“個性”及“特色”,不斷的吸引人前來檳城旅遊,欣賞它的“美​​貌”之餘,也不忘欣賞她的“內涵”。然而,這些“內涵”如果不被加以發現並深入探索,走馬看花的旅遊肯定只能走寶。深藏在窄巷中的世德堂謝公司,就是檳城深藏不露的“個性氣質”之一。 “公司”是檳城華裔移民使的歷史記錄,其實也就是姓氏宗祠。當時從中國過番南洋謀生的先輩,為了彼此有個照應,也為能追思祖先飲水思源,因此有了“公司”的姓氏宗祠制度。在本頭公巷內“深藏不露”的世德堂謝公司,是於上世紀1810年由來自福建廈門的謝氏族人所設立在檳城的宗祠。而宗祠的建築是在1858動工,用了15年的時間也就是在1873年才完工。從公司門口來看,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但是進去一看,就會發現它“獨特”及“具有個性”之處。 只見謝公司古樸的建築風格有些Fusion的感覺–巧奪天工的福建閩南雕刻屋頂,馬來高腳屋的建築形態,配上娘惹風味的彩色瓷磚和圍欄,還有過前一對“洋氣”十足的石獅子。難道以前謝氏族人的祖先就已經明白了混搭的建築風格的美感了嗎? 謝公司的建築風格如此的“混血”,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事實上它本身就真的是一個由中過及英國建築師聯合打造出來的獨特建築,真的是名副其實的中西“混血”結晶。而且,謝氏族人的後輩也曾幾番修復過公司的建築,而他們大多數都受了英式教育,加上經歷不同時代的領導有不同的風格,就不經意的造成它建築風格氛圍“混雜得很有個性”的氣質。 然而,謝氏族人壓根兒還是華人,所以華族的傳統還是這個建築的核心風格,如剛才所說的閩南式屋頂之外,還有建築內處處可見“螭虎”這種賜福的吉祥物的浮雕,門的兩側還有帶有“擊鼓迎賓”意義的抱鼓石,門上及展示的牌匾等。這些都是凸顯了先賢們就算飄洋過海,卻依舊注重華裔文化的中華心。然而那些混合了馬來高腳屋、娘惹瓷磚的建築風格,也代表了先賢落地生根,入鄉隨俗,與在地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成為這裡的一份子的意思。 建築不是用文字敘述的歷史,但是卻是證明歷史最強而有力的證據。謝公司這樣的檳城老建築,就很好的體現出這點。它見證了南來先賢之間重視同鄉情誼的情操,同時也見證了他們如何在這裡與本地人結成新的同胞情誼,落地生根。 生態旅遊鼓勵遊人珍惜古蹟,了解歷史。我們希望這些不說話的歷史教材,能讓您從歷史的角度更認識這片國土。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叮叮圣诞铃声响

<简体文> 马来西亚节日的特色就是包含了马来西亚的各族信仰及文化,在马来西亚,基督教也是其中一大宗教。其中马来西亚华人及印度人,还有一些土著信奉基督教。圣诞节这个对基督教徒来说的重要日子自然也被列入马来西亚工定假日之一。随着圣诞节假期的跫音近了,相信会有很多人计划前来马来西亚旅游,因此马来西亚景点也要迎来不少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许多马来西亚攻略也会针对圣诞假期的来临做出相应的圣诞节旅游优惠配套,志在吸引人们前来马来西亚度过一个夏天般热烈的圣诞节假期。 说起在马来西亚的圣诞节,我国常年如夏,没有四季之分。因此大家说的“白色圣诞”就不能在马来西亚找到了。然而,热烘烘的太阳并没有减低大家对圣诞节的向往。在圣诞节即将要到来的当儿,很多商场都会开始装上耀目的圣诞装饰。有些大型商场的圣诞装饰更是不惜工本,而却主题丰富,其中就涵盖了华丽梦幻、温馨可爱、趣致搞怪的都有。这些美轮美奂的圣诞节装饰总是会让人忍不住拿起相机一拍再拍,留住照片作纪念。报章甚至会对每一家大型商场的圣诞装饰做报道,让更多游人想要亲临现场一探究竟。此时也是购物的高峰期,商场里融和了圣诞装饰的摊位售卖着各种包装精美,让人爱不释手的礼品。而且为了吸引顾客,不少名店也会在这时给予超值的优惠,让人买个不亦乐乎。餐馆也会在这时推出优惠的圣诞大餐,让大家能有个吃得好又吃得饱的圣诞节。 圣诞节前夕也就是平安夜一般上在吉隆坡金三角一代会有庆祝活动或者是演唱会。各大酒吧也都会有倒数圣诞的派对,有些单位也主办晚宴或舞会,让大家玩个不亦乐乎。您也可以选择去马六甲葡萄牙村看看葡萄牙人的后裔如何用美丽五彩的灯饰及独具匠心的创意去布置他们的家。届时个村子都是亮晶晶的,很有圣诞节的气氛。但无论是在城中参加庆祝活动或者去葡萄牙村看灯饰,到处都会是人潮和车龙,所以要去的话就要忍得住塞车、塞人之苦。 很多人都说圣诞节商业化了,甚至很多人都开始不明白它真正的意义。其实,圣诞节对基督徒来说,是个庄严圣洁的日子,纪念耶稣基督的降世。在马来西亚的基督教徒与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的庆祝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圣诞节前夕也都会去给教友报佳音,也会去参加教堂的圣诞弥撒。对他们来说,圣诞节也是分享爱的日子,也是一家团聚的好日子,他们也欢迎朋友他们到家里和他们一起聚餐庆祝,再彼此交换礼物。 也许在马来西亚的圣诞没有皑皑白雪,但是若是您愿意的话;一个能够穿着热裤短袖衣过的,热烘烘的圣诞节也是能非常好玩及温馨的。生态旅游所推崇的,就是希望能透过马来西亚独特的节庆风格,让您了更了解这个国家,并且带着有关这里的特别回忆回到您的国土。 <繁體文> 馬來西亞節日的特色就是包含了馬來西亞的各族信仰及文化,在馬來西亞,基督教也是其中一大宗教。其中馬來西亞華人及印度人,還有一些土著信奉基督教。聖誕節這個對基督教徒來說的重要日子自然也被列入馬來西亞工定假日之一。隨著聖誕節假期的跫音近了,相信會有很多人計劃前來馬來西亞旅遊,因此馬來西亞景點也要迎來不少來自國內外的遊客。許多馬來西亞攻略也會針對聖誕假期的來臨做出相應的聖誕節旅遊優惠配套,志在吸引人們前來馬來西亞度過一個夏天般熱烈的聖誕節假期。 說起在馬來西亞的聖誕節,我國常年如夏,沒有四季之分。因此大家說的“白色聖誕”就不能在馬來西亞找到了。然而,熱烘烘的太陽並沒有減低大家對聖誕節的嚮往。在聖誕節即將要到來的當兒,很多商場都會開始裝上耀目的聖誕裝飾。有些大型商場的聖誕裝飾更是不惜工本,而卻主題豐富,其中就涵蓋了華麗夢幻、溫馨可愛、趣緻搞怪的都有。這些美輪美奐的聖誕節裝飾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拿起相機一拍再拍,留住照片作紀念。報章甚至會對每一家大型商場的聖誕裝飾做報導,讓更多遊人想要親臨現場一探究竟。此時也是購物的高峰期,商場裡融和了聖誕裝飾的攤位售賣著各種包裝精美,讓人愛不釋手的禮品。而且為了吸引顧客,不少名店也會在這時給予超值的優惠,讓人買個不亦樂乎。餐館也會在這時推出優惠的聖誕大餐,讓大家能有個吃得好又吃得飽的聖誕節。 聖誕節前夕也就是平安夜一般上在吉隆坡金三角一代會有慶祝活動或者是演唱會。各大酒吧也都會有倒數聖誕的派對,有些單位也主辦晚宴或舞會,讓大家玩個不亦樂乎。您也可以選擇去馬六甲葡萄牙村看看葡萄牙人的後裔如何用美麗五彩的燈飾及獨具匠心的創意去佈置他們的家。屆時個村子都是亮晶晶的,很有聖誕節的氣氛。但無論是在城中參加慶祝活動或者去葡萄牙村看燈飾,到處都會是人潮和車龍,所以要去的話就要忍得住塞車、塞人之苦。 很多人都說聖誕節商業化了,甚至很多人都開始不明白它真正的意義。其實,聖誕節對基督徒來說,是個莊嚴聖潔的日子,紀念耶穌基督的降世。在馬來西亞的基督教徒與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的慶祝方式並沒有什麼不同。聖誕節前夕也都會去給教友報佳音,也會去參加教堂的聖誕彌撒。對他們來說,聖誕節也是分享愛的日子,也是一家團聚的好日子,他們也歡迎朋友他們到家里和他們一起聚餐慶祝,再彼此交換禮物。 也許在馬來西亞的聖誕沒有皚皚白雪,但是若是您願意的話;一個能夠穿著熱褲短袖衣過的,熱烘烘的聖誕節也是能非常好玩及溫馨的。生態旅遊所推崇的,就是希望能透過馬來西亞獨特的節慶風格,讓您了更了解這個國家,並且帶著有關這裡的特別回憶回到您的國土。

Posted in 马来西亚 | Tagged ,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占美清真寺-吉隆坡第一所清真寺

<简体文> 马来西亚吉隆坡是我国的首都,也是马来西亚金融、宗教、教育、商业等活动的中枢地带。此外,她也是一个拥有历史的城市。吉隆坡攻略内提到的吉隆坡景点中,有不少建筑物已有百年的历史,见证着吉隆坡经历的变迁。来到吉隆坡旅游去走访这些景点的话,也可以顺便上一堂马来西亚的历史课,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至理名言,说的就是这样的旅行了。历史建筑本身也许就能透露了该国的文化、宗教和历史背景。而吉隆坡最古老的清真寺占美清真寺,就集合了文化、宗教、历史于一身,是值得前往参观的地方。 占美清真寺(Masjid Jamek)在1909年为当时的雪州苏丹开幕后开放给穆斯林前来礼拜,迄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除了是最古老的,它也是吉隆坡的第一所清真寺,是吉隆坡第一个清真文化宝地。占美回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Arthur Benison Hubback所設計,采用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只要一红砖及大理石建造而成。其外观上充满清真教文化色彩,而周围的棕榈树让矗立在闹市的它充满了赤道的南国的风情。 这座清真寺是建立在鹅唛河(Sungai Gombak)及巴生河(Sungai Klang)交界处的河口上,是吉隆坡开始的地方。据说在吉隆坡发迹之前,华人先贤叶亚来就带领华裔矿工在这个满是泥泞河口采矿,奠定吉隆坡的发展基础。当时雪兰莪的皇城还在吧生,陆路交通也还不完善,吧生和吉隆坡之间的商运往来都依靠着巴生河的船运,因此在这泥泞河口边码头就是载人卸货的地方。而吉隆坡的地名“Kuala Lumpur”在马来语的意思就是“充满泥泞的河口”,吉隆坡的地名也就如上述所说的这般而来。当然,现在的河口已经看不到码头、矿场、泥泞了,但是游还是可以到哪里想像一下100年前吉隆坡开始起飞的光景。 占美清真寺除了是吉隆坡的古迹,在这城市的中心点默默的看着她的发展之外,也是一个宗教场所。虽然清真寺已过百年,但是还是继续的为穆斯林提供礼拜的场合。飞速发展让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包围了这座古老的清真寺,古老和现代化之间既冲撞却又相映成趣,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致。其红砖白墙的组合及独特的建筑风格,总是受到旅客和摄影者的青睐。 占美清真寺可开放让游客入内参观,有关进入清真寺参观需要遵守的规矩,在介绍国家清真寺的文章内已经有详细的解说过,所以在这里也不需要再重复说明。游客允许在清真寺外拍照留念,进入清真寺后就不允许拍照,以免打扰到来祈祷的穆斯林。 纵然时代的洪流让占美清真寺隐身于高楼大厦之间,但因为它很有名气因此也不难找到。若要乘搭公共交通前往清真寺也非常方便,它就在以清真寺名命名的地铁站占美轻清真寺快铁站(Masjid Jamek Rapid KL Station)的后方而已,从那里步行不远就能抵达。在参观这个景点之后,也可以顺路去附近其它的经典如莫迪卡广场、中央艺术坊及茨厂街等等。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我们提倡在各族之间互相谅解、忍让及肯定。特别是在宗教上,通过了解不同宗教上的禁忌,我们学会湖乡尊重及异中求同,及不挑战他人信仰。生态旅游鼓励游人共同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特别是一些具有宗教意义的古迹,我们鼓励旅客除了保护不去破坏之外,也希望你们跟在本地人一样对其抱着庄严及尊重的心态,肯定该地的历史价值及宗教意义,这样就能让你的旅途更乐在其中。 <繁體文> 馬來西亞吉隆坡是我國的首都,也是馬來西亞金融、宗教、教育、商業等活動的中樞地帶。此外,她也是一個擁有歷史的城市。吉隆坡攻略內提到的吉隆坡景點中,有不少建築物已有百年的歷史,見證著吉隆坡經歷的變遷。來到吉隆坡旅游去走訪這些景點的話,也可以順便上一堂馬來西亞的歷史課,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至理名言,說的就是這樣的旅行了。歷史建築本身也許就能透露了該國的文化、宗教和歷史背景。而吉隆坡最古老的清真寺占美清真寺,就集合了文化、宗教、歷史於一身,是值得前往參觀的地方。 占美清真寺(Masjid Jamek)在1909年為當時的雪州蘇丹開幕後開放給穆斯林前來禮拜,迄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除了是最古老的,它也是吉隆坡的第一所清真寺,是吉隆坡第一個清真文化寶地。占美回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Arthur Benison Hubback所設計,採用摩爾式的建築風格,只要一紅磚及大理石建造而成。其外觀上充滿清真教文化色彩,而周圍的棕櫚樹讓矗立在鬧市的它充滿了赤道的南國的風情。 這座清真寺是建立在鵝嘜河(Sungai Gombak)及巴生河(Sungai Klang)交界處的河口上,是吉隆坡開始的地方。據說在吉隆坡發蹟之前,華人先賢葉亞來就帶領華裔礦工在這個滿是泥濘河口採礦,奠定吉隆坡的發展基礎。當時雪蘭莪的皇城還在吧生,陸路交通也還不完善,吧生和吉隆坡之間的商運往來都依靠著巴生河的船運,因此在這泥濘河口邊碼頭就是載人卸貨的地方。而吉隆坡的地名“Kuala Lumpur”在馬來語的意思就是“充滿泥濘的河口”,吉隆坡的地名也就如上述所說的這般而來。當然,現在的河口已經看不到碼頭、礦場、泥濘了,但是遊還是可以到哪裡想像一下100年前吉隆坡開始起飛的光景。 占美清真寺除了是吉隆坡的古蹟,在這城市的中心點默默的看著她的發展之外,也是一個宗教場所。雖然清真寺已過百年,但是還是繼續的為穆斯林提供禮拜的場合。飛速發展讓城市高樓大廈林立包圍了這座古老的清真寺,古老和現代化之間既衝撞卻又相映成趣,成為一道獨特的景緻。其紅磚白牆的組合及獨特的建築風格,總是受到旅客和攝影者的青睞。 占美清真寺可開放讓遊客入內參觀,有關進入清真寺參觀需要遵守的規矩,在介紹國家清真寺的文章內已經有詳細的解說過,所以在這裡也不需要再重複說明。遊客允許在清真寺外拍照留念,進入清真寺後就不允許拍照,以免打擾到來祈禱的穆斯林。 縱然時代的洪流讓占美清真寺隱身於高樓大廈之間,但因為它很有名氣因此也不難找到。若要乘搭公共交通前往清真寺也非常方便,它就在以清真寺名命名的地鐵站占美輕清真寺快鐵站(Masjid Jamek Rapid KL Station)的後方而已,從那裡步行不遠就能抵達。在參觀這個景點之後,也可以順路去附近其它的經典如莫迪卡廣場、中央藝術坊及茨廠街等等。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社會,我們提倡在各族之間互相諒解、忍讓及肯定。特別是在宗教上,通過了解不同宗教上的禁忌,我們學會湖鄉尊重及異中求同,及不挑戰他人信仰。生態旅遊鼓勵遊人共同保護當地的歷史古蹟,特別是一些具有宗教意義的古蹟,我們鼓勵旅客除了保護不去破壞之外,也希望你們跟在本地人一樣對其抱著莊嚴及尊重的心態,肯定該地的歷史價值及宗教意義,這樣就能讓你的旅途更樂在其中。

Posted in 吉隆坡 | Tagged ,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Pulau Singa Besar-A Gorgeous, Legendary Beach in Langkawi!

One of the more gorgeous islands in the Langkawi archipelago, Pulau Singa Besar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magnificent spots of Langkawi and should definitely be on your list of places to visit in Malaysia! Malaysia i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Langkawi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兰卡威天然鱼类养殖场野趣游

<简体文> 马来西亚兰卡威就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地方—传奇多得让人称奇、天然景点多的让人赞叹、美丽海滩多得让人游不完、免税商品多得让人可以买翻天!所以说,到兰卡威旅游可是一点也不见冷场。无论是自由行或是旅行团,兰卡威攻略在国内外旅游网站皆炙手可热,兰卡威景点的搜索率及询问率也总是居高不下。来到兰卡威,海岛游主要都还是与水有关,大家都是冲着“水”而来。水,让你想起什么呢?潜水、浮潜、玩水、水上活动……还是鱼? 对!就是Kilim河上的天然鱼类养殖场! 位于Kilim 河上的浮动天然鱼类养殖场必须要在Kilim码头乘船,约1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鱼类养殖场是Kilim地质公园的其中一站,这个养殖场的特点是它是配合地质公园自然环境及不破坏其天然环境去建造在木质的平台上,平台下方就有水桶让它浮在水上。那里设有有好几个鱼塘,分别养殖了不同的鱼类。 在前往鱼类养殖场的途中,两岸随时可见石灰山耸立的天然景致,红树林在河岸边生长,偶尔风吹来就绿影摇曳。你也会看到有些私人建造在河边的水上房屋,利用及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成为了特别的住所。游船扬帆于河上,或是停泊在两岸,陪衬着天然风景,就如诗如画。 有句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天让养殖场内的鱼儿就是确实就是自愿来的,而养殖场也让它们自在的离去–因这里的鱼儿都不是作为商业用途来养殖。在这里,游客可以见到魟鱼、鲎及射手鱼等鱼类。游客除了看鱼,也可以“摸”鱼哦! 看似很凶猛的大型魟鱼,其实友善得不得了,可以让人用手喂食。可你得要不怕它们热情的冲向你的食饵的时候溅起的水花。除了喂食,养殖场的导游还会下水抬起一只魟鱼,把它反过来让你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在这里,也能看到一种叫“鲎”的海洋生物,它也叫马蹄蟹,因为有着马蹄铁形状版的壳而得此名。别看这鲎长得怪模怪样,听说它的肉质极其鲜美,而且,还是游泳健将呢!而射手鱼是这养殖场的明星,很多游客体验跟它玩乐之后都会说它们是这里最有趣的家伙。它有一项拿手绝活儿,就是用含在嘴里的水喷出小水柱把游人手上喂鱼用的面包小碎片“射”下来,游客们都喜欢跟射手鱼玩这个游戏。射手鱼生性温驯活泼,这种只会啄食饲料,却不会咬人,所以游客也可以选择伸手下去喂鱼,近距离接触和它们接触。 至于想吃水产的游客,就得前往在同一地质公园内的一水上餐厅Hole in The Wall。它除了是餐厅,自己本身也是水产养殖场。那里就可以一边享用兰卡威的新鲜水产,一边欣赏周围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山水美景。这里还有限量的客房供游客过夜,让您可以做一天的水上人家,享受别有一番风味的夜晚。 兰卡威那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就像是宝盒里的珍珠,让这个地方充满了活力及价值。有关单位在保卫生态及发展旅游业之间取得平衡做出了不凡的努力,希望两者间的平衡能够让兰卡威更富饶、更美丽及更有能力去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生态旅游是绝对支持这样的理念,也希望游客们能贡献出力量,协助保护兰卡威这块乐土的平衡及生机。 <繁體文> 馬來西亞蘭卡威就是那麼神奇的一個地方—傳奇多得讓人稱奇、天然景點多的讓人讚嘆、美麗海灘多得讓人遊不完、免稅商品多得讓人可以買翻天!所以說,到蘭卡威旅遊可是一點也不見冷場。無論是自由行或是旅行團,蘭卡威攻略在國內外旅遊網站皆炙手可熱,蘭卡威景點的搜索率及詢問率也總是居高不下。來到蘭卡威,海島遊主要都還是與水有關,大家都是衝著“水”而來。水,讓你想起什麼呢?潛水、浮潛、玩水、水上活動……還是魚? 對!就是Kilim河上的天然魚類養殖場! 位於Kilim 河上的浮動天然魚類養殖場必須要在Kilim碼頭乘船,約10分鐘左右才能到達。魚類養殖場是Kilim地質公園的其中一站,這個養殖場的特點是它是配合地質公園自然環境及不破壞其天然環境去建造在木質的平台上,平台下方就有水桶讓它浮在水上。那裡設有有好幾個魚塘,分別養殖了不同的魚類。 在前往魚類養殖場的途中,兩岸隨時可見石灰山聳立的天然景緻,紅樹林在河岸邊生長,偶爾風吹來就綠影搖曳。你也會看到有些私人建造在河邊的水上房屋,利用及融入當地的自然環境成為了特別的住所。遊船揚帆於河上,或是停泊在兩岸,陪襯著天然風景,就如詩如畫。 有句話“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個天讓養殖場內的魚兒就是確實就是自願來的,而養殖場也讓它們自在的離去–因這裡的魚兒都不是作為商業用途來養殖。在這裡,遊客可以見到魟魚、鱟及射手魚等魚類。遊客除了看魚,也可以“摸”魚哦! 看似很兇猛的大型魟魚,其實友善得不得了,可以讓人用手餵食。可你得要不怕它們熱情的沖向你的食餌的時候濺起的水花。除了餵食,養殖場的導遊還會下水抬起一隻魟魚,把它反過來讓你看它的“廬山真面目”。在這裡,也能看到一種叫“鱟”的海洋生物,它也叫馬蹄蟹,因為有著馬蹄鐵形狀版的殼而得此名。別看這鱟長得怪模怪樣,聽說它的肉質極其鮮美,而且,還是游泳健將呢!而射手魚是這養殖場的明星,很多遊客體驗跟它玩樂之後都會說它們是這裡最有趣的傢伙。它有一項拿手絕活兒,就是用含在嘴裡的水噴出小水柱把遊人手上餵魚用的麵包小碎片“射”下來,遊客們都喜歡跟射手魚玩這個遊戲。射手魚生性溫馴活潑,這種只會啄食飼料,卻不會咬人,所以遊客也可以選擇伸手下去餵魚,近距離接觸和它們接觸。 至於想吃水產的遊客,就得前往在同一地質公園內的一水上餐廳Hole in The Wall。它除了是餐廳,自己本身也是水產養殖場。那裡就可以一邊享用蘭卡威的新鮮水產,一邊欣賞周圍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山水美景。這裡還有限量的客房供遊客過夜,讓您可以做一天的水上人家,享受別有一番風味的夜晚。 蘭卡威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就像是寶盒裡的珍珠,讓這個地方充滿了活力及價值。有關單位在保衛生態及發展旅遊業之間取得平衡做出了不凡的努力,希望兩者間的平衡能夠讓蘭卡威更富饒、更美麗及更有能力去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生態旅遊是絕對支持這樣的理念,也希望遊客們能貢獻出力量,協助保護蘭卡威這塊樂土的平衡及生機。

Posted in 兰卡威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院

<简体文> 有听过一些旅人这样说过,若是想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就一定要参观当地的博物院。做为记录马来西亚历史的宫殿,设立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家博物院就扮演了记录国家历史的重要使命。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院除了肩负记录及收藏国家文物的任务之外,也是著名的吉隆坡景点。在吉隆坡公略中它也一再的被推荐为来吉隆坡旅游时必游之地。 马来西亚第一次有建造博物院的概念是在1883年,当时的英政府在马来西亚的霹雳州的太平建立的第一间博物院。1899年,雪兰莪州也设立了第一所博物院。在1910年,霹雳州和雪兰莪州的博物馆合并。然而,很可惜的是这座博物院1945年的战火中被炸毁,里面的历史文物也随之被毁灭。马来西亚独立后,在我国国父敦姑阿都拉曼的倡议下,国家博物院建立并在1963年的马来西亚国庆日由第三任最高元首主持开幕。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院的建筑别具特色,其建筑设计的灵感是来自传统的米南加保式建筑,这种建筑特色就在于屋顶呈现水牛角状。并且结合了马来皇庭的豪华大气。其外墙的壁画色彩煊丽,诉说马来西亚文化的瑰丽灿烂。这样具有风味的建筑,不但是吉隆坡的著名路标,也是城市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 博物院内文物收藏丰富,院内收藏及展示的文物都主要与马来西亚国家历史有关。从马来西亚的远古历史、马来王朝的建立、英殖民时代到现代的马来西亚的历史文物都有完整的收藏及展示。除了室内展示厅,博物院外也成了展示文物的好地点,展示一些大型的文物如古老的交通工具、牌坊、碑文等。在众多的文物当中,一座于1936年在霹雳州的矿场发现的,铸造于公元7至12世纪的青铜阿缚卢枳帝湿伐逻 (观音)像、纯金铸造的皇家腰带扣还有马六甲王朝苏丹满速沙时代的钱币等除了是马来西亚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也是我国的一级文物。而这些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除了固定的文物展览之外,博物院也不定期的作出额外的文物展出。每个展出都有不同的主题,而且有些甚至非常的别开生面,非常有趣。当中的一些文物展览就包括中世纪酷刑器具展览、世界棺木展及世界面具展览等。历史因这些展览不再乏味,而是显得更为鲜活有趣。 除了收藏及展出文物,国家博物院也肩负了研究及发掘古物的任务,并且教育前来参观的民众有关历史文物的价值。此外,也主办以一些与本地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鼓励学校及团体参加,借着活动船成本地各族的传统文化。 国家的历史文物就是在诉说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故事,也是在描述一个国家所经历的各个时代的酸甜苦辣。生态旅游鼓励的就是让游人通过历史及文化去了了解自己正在游历的国家。毕竟学习也是旅行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因为旅途中购买的物质纪念最终都会因岁月而消耗,可是沿途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确是永远属于旅人的财富。 <繁體文> 有聽過一些旅人這樣說過,若是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就一定要參觀當地的博物院。做為記錄馬來西亞歷史的宮殿,設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國家博物院就扮演了記錄國家歷史的重要使命。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院除了肩負記錄及收藏國家文物的任務之外,也是著名的吉隆坡景點。在吉隆坡公略中它也一再的被推薦為來吉隆坡旅遊時必遊之地。 馬來西亞第一次有建造博物院的概念是在1883年,當時的英政府在馬來西亞的霹靂州的太平建立的第一間博物院。 1899年,雪蘭莪州也設立了第一所博物院。在1910年,霹靂州和雪蘭莪州的博物館合併。然而,很可惜的是這座博物院1945年的戰火中被炸毀,裡面的歷史文物也隨之被毀滅。馬來西亞獨立後,在我國國父敦姑阿都拉曼的倡議下,國家博物院建立並在1963年的馬來西亞國慶日由第三任最高元首主持開幕。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院的建築別具特色,其建築設計的靈感是來自傳統的米南加保式建築,這種建築特色就在於屋頂呈現水牛角狀。並且結合了馬來皇庭的豪華大氣。其外牆的壁畫色彩煊麗,訴說馬來西亞文化的瑰麗燦爛。這樣具有風味的建築,不但是吉隆坡的著名路標,也是城市一道古色古香的風景。 博物院內文物收藏豐富,院內收藏及展示的文物都主要與馬來西亞國家歷史有關。從馬來西亞的遠古歷史、馬來王朝的建立、英殖民時代到現代的馬來西亞的歷史文​​物都有完整的收藏及展示。除了室內展示廳,博物院外也成了展示文物的好地點,展示一些大型的文物如古老的交通工具、牌坊、碑文等。在眾多的文物當中,一座於1936年在霹靂州的礦場發現的,鑄造於公元7至12世紀的青銅阿縛盧枳帝濕伐邏(觀音)像、純金鑄造的皇家腰帶扣還有馬六甲王朝蘇丹滿速沙時代的錢幣等除了是馬來西亞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也是我國的一級文物。而這些具有豐富歷史價值的珍貴文物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除了固定的文物展覽之外,博物院也不定期的作出額外的文物展出。每個展出都有不同的主題,而且有些甚至非常的別開生面,非常有趣。當中的一些文物展覽就包括中世紀酷刑器具展覽、世界棺木展及世界面具展覽等。歷史因這些展覽不再乏味,而是顯得更為鮮活有趣。 除了收藏及展出文物,國家博物院也肩負了研究及發掘古物的任務,並且教育前來參觀的民眾有關歷史文物的價值。此外,也主辦以一些與本地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鼓勵學校及團體參加,藉著活動船成本地各族的傳統文化。 國家的歷史文物就是在訴說著一個國家的興衰故事,也是在描述一個國家所經歷的各個時代的酸甜苦辣。生態旅遊鼓勵的就是讓遊人通過歷史及文化去了了解自己正在遊歷的國家。畢竟學習也是旅行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因為旅途中購買的物質紀念最終都會因歲月而消耗,可是沿途儲存在腦海中的知識確是永遠屬於旅人的財富。

Posted in 吉隆坡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Teluk Bahang–Experiencing the Tranquility and Serenity of a Fishing Village in Penang!

Set on the northwestern tip of the island of Penang, Teluk Bahang is a rustic, tranquil fishing village that’s one of the featured places to visit in Malaysia! White sandy beaches, glorious blue seas, rocking fishing boats, natural habitats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Penang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槟城州立博物馆了解槟城历史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得天独厚的策略性地理位置,造就了它在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槟城攻略也必然会经常提到这里是一座历史的城,如果说马六甲说的是马来王朝的兴衰,那槟城诉说的就是英殖民时期的故事。槟城丰厚的历史背景留下的英式建筑古迹除了是历史的遗迹,也是促使游客们蜂涌至槟城旅游的理由。很多槟城景点难以不和当地的历史挂钩,而且在哪里似乎每一栋英式老建筑都能跟你说一段当年的往事。而槟城博物院,除了建筑本身就是历史文物之外,更是集合了槟城的历史故事。 多年来,槟城的居民都有意愿要开设州立博物馆管理及展示槟城历史文物的意愿。而这个意愿,在1941年达成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开设在当时的圣方济学院(St. Xavier’s Institution)。 然而,日军南侵的时候这座博物馆就毁于战争,也促使不少的文物毁坏流失。在1956年,R.P. Bingham先生再度努力欲再度建设博物馆,只是时势不允,建馆再度失败。纵然经历过一波三折,槟城人依然不屈不挠,在槟城历史及艺术协会的坚持下仍旧始终没有放弃设立州立博物馆的意愿。终于在1962年,由当时的州政府找到了适合的地点建立博物馆。在马来西亚国父敦姑阿都拉曼欲保护母校旧建筑的想法启发下,他们选择了前身是槟城大英义学(Penang Free School, 1821-1927)及哈箐学校(Huntching School, 1928 – 1960 )这两所学校的校舍成为如今的槟城州立博物馆址;并在1965年由敦姑阿都拉曼开幕。 博物馆的建筑壮观宏伟,是在1817年获得东印度公司的捐助,由皇家工程师罗伯特•史密斯中尉监管下建立而成。整座建筑透露着浓浓的古英式风情,其建筑本身就是见证英殖民地统治的历史文物。一进入博物馆,就会见到槟城海峡居住点的创建人法兰西斯•莱特船长的青铜铸像。槟城博物馆收藏丰富,有不同的主题展示馆展出与槟城有关的文物、日常用具、旧交通工具、老照片等,让人能从这些展示品了解槟城的历史演进和大事,也能一窥古老到现在的槟城人的生活风貌。 槟城州立博物不仅仅是管理及保存槟城历史的机构,它其实也见证了槟城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在地文化历史的保留及传承所抱有的热诚。进入槟城州立博物馆参观免费的,开放时间星期六至星期四开;星期五及马来西亚公定假日关闭。 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希望游人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融入既尊重当地的生活民情。也希望旅游的价值和经验,不仅仅是建立在物质及享受上。旅行的途中能增广见闻,同时拥有美好的回忆,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得天獨厚​​的策略性地理位置,造就了它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檳城攻略也必然會經常提到這裡是一座歷史的城,如果說馬六甲說的是馬來王朝的興衰,那檳城訴說的就是英殖民時期的故事。檳城豐厚的歷史背景留下的英式建築古蹟除了是歷史的遺跡,也是促使遊客們蜂湧至檳城旅遊的理由。很多檳城景點難以不和當地的歷史掛鉤,而且在哪裡似乎每一棟英式老建築都能跟你說一段當年的往事。而檳城博物院,除了建築本身就是歷史文物之外,更是集合了檳城的歷史故事。 多年來,檳城的居民都有意願要開設州立博物館管理及展示檳城歷史文物的意願。而這個意願,在1941年達成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館開設在當時的聖方濟學院(St. Xavier’s Institution)。然而,日軍南侵的時候這座博物館就毀於戰爭,也促使不少的文物毀壞流失。在1956年,RP Bingham先生再度努力欲再度建設博物館,只是時勢不允,建館再度失敗。縱然經歷過一波三折,檳城人依然不屈不撓,在檳城歷史及藝術協會的堅持下仍舊始終沒有放棄設立州立博物館的意願。終於在1962年,由當時的州政府找到了適合的地點建立博物館。在馬來西亞國父敦姑阿都拉曼欲保護母校舊建築的想法啟發下,他們選擇了前身是檳城大英義學(Penang Free School, 1821-1927)及哈箐學校(Huntching School, 1928 – 1960 )這兩所學校的校舍成為如今的檳城州立博物館址;並在1965年由敦姑阿都拉曼開幕。 博物館的建築壯觀宏偉,是在1817年獲得東印度公司的捐助,由皇家工程師羅伯特•史密斯中尉監管下建立而成。整座建築透露著濃濃的古英式風情,其建築本身就是見證英殖民地統治的歷史文物。一進入博物館,就會見到檳城海峽居住點的創建人法蘭西斯•萊特船長的青銅鑄像。檳城博物館收藏豐富,有不同的主題展示館展出與檳城有關的文物、日常用具、舊交通工具、老照片等,讓人能從這些展示品了解檳城的歷史演進和大事,也能一窺古老到現在的檳城人的生活風貌。 檳城州立博物不僅僅是管理及保存檳城歷史的機構,它其實也見證了檳城人堅持不懈的精神,對在地文化歷史的保留及傳承所抱有的熱誠。進入檳城州立博物館參觀免費的,開放時間星期六至星期四開;星期五及馬來西亞公定假日關閉。 生態旅遊的概念,是希望遊人能夠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從而融入既尊重當地的生活民情。也希望旅遊的價值和經驗,不僅僅是建立在物質及享受上。旅行的途中能增廣見聞,同時擁有美好的回憶,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