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3

A Glimpse into Penang’s Chinatown – Heritage, Flavor and Shopping!

Of all the hotspot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re’s a reason why Penang is known as the Pearl of the Orient: and this happens to be for its intriguing architecture, natural beauty, historic traditions and melting pot of flavor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Penang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Aquaria KLCC –the largest aquarium in the Malaysia

Aquaria KLCC is a spectacular oceanarium spread over 60,000 square feet (5,600 m2). The venue includes two levels, as well as a state-of-the-art 90-metre (300 ft) underwater tunnel. Visitors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see more than 250 distinct species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Kuala Lumpur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国家皇宫旧址化身皇家博物馆

<简体文> 不知大家是否有听过一首英文的儿歌,唱的是波斯猫进伦敦城看皇后的故事。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运,能够像儿歌里的小猫一样可以顺利钻进皇宫里看见皇后还钻到她的宝座底下。很多国家的皇宫,都是设立在该国的首都.马来西亚吉隆坡贵为一国首都,当然最高元首的宫邸也会建在这里,但是这篇要说的是已经化身成为皇家博物馆的国家皇宫(Istana Negara)旧址。这个吉隆坡攻略会提到的吉隆坡景点,相信对到过吉隆坡旅游的朋友都应该不会觉得陌生。而对即将来马来西亚的朋友,则是值得一游的新看点。 马来西亚实施联邦议会君主立宪制的,最高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及军事最高统帅,由九个马来州属的苏丹在统治者会议中选出。最高元首任内期间皇宫,就要入住国家皇宫。國家皇宮不僅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住所,也象徵一個國家的主權。 这座原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宫邸,位于坐落于賽布特拉路(Jalan Syed Putra)的武吉八打灵(BukitPetaling)上,占地面积为28英亩(110,000m²),在这里可以俯视到巴生河(SungaiKlang)。原本是华人富商陈振永于1928年兴建的私人豪宅。日据时期被日军占领成为举办宴会的会所。和平后陈氏的后人回到吉隆坡但没有再回来居住,就由雪兰莪州政府买下作为雪兰莪苏丹的皇宫,之後再易手给联邦政府作为最高元首的宫殿。由于马来西亚皇室的代表色是黄色,因此建筑主要也以黄色为主。如今见到的建筑,已是经过几度扩建。 皇家博物院在以往還是最高元首皇宫时,是不对外开放的。大家也只能在皇宫大门外和御林军拍照留念,或是参观御林军的交更仪式等。隔在门后的皇宫,对前来的旅客来说就是神秘的空间。而在新皇宫启用后,这个曾经保卫森严的旧皇宫就化身成了皇家博物院,大开门户让公众有机会一窥皇室生活的究竟。旧国家皇宫是在2011年11月卸下国家最高元首的宫邸重位,并在2013年2月正式以皇家博物院之姿对外开放。 人说“一入宫门深似海”,旧皇宫以往只能看不能入的大门终于大开,就让人有机会品尝是不是这般滋味。首先要到达皇宫,先要走上一条长车道,也许这还真能给人一种”深似海“的感觉。旧皇宫开放的是皇宫的东翼,还有一些特别的展览馆展示皇室的礼仪用具等。皇宫每日上午9时开放到下午5时,需购票入内参观。参观者将在官员负责带领下参观皇宫及给予解说。皇宫内参观的地方包括最高元首与元首后的寝室,王子和公主们的起居室、最高元首批文的的办公室、宴客厅、公主的舞蹈室及皇室牙医诊所等等。皇宫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但是室外拍拍建筑外观和庭院,倒是没问题的。 以往只能在宫门前拍拍照,而现在就有机会入内看看皇宫的真貌,一窥皇室成员的生活面貌,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宫门之内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何止是神秘,平日根本就遥不可及。如今宫门打开,虽然皇室已不再,但是能从遗留下来的建筑和文物来了解马来皇室的生活,也是值回票价。据博物馆局总监透露,旧皇宫是在在很多民众要求的情况下对外开放,可见很多民众都像儿歌里唱的那只小猫一样,也想进皇宫走走看看,一解好奇之心。如今很多人终于能得偿夙愿,不再只是当个皇宫的门外人了。 一个地方的建筑和文物最能体现该地方的特色,生态旅游鼓励游人在参观建筑古迹及文物时能抱着爱物惜物的心态,遵守该景点定下的规矩。与当地人一起保护保存不易的文物,才不枉有关方面开门欢迎让人参观的美意,也丰富了旅程的价值。 <繁體文> 不知大家是否有聽過一首英文的兒歌,唱的是波斯貓進倫敦城看皇后的故事。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能夠像兒歌裡的小貓一樣可以順利鑽進皇宮裡看見皇后還鑽到她的寶座​​底下。很多國家的皇宮,都是設立在該國的首都.馬來西亞吉隆坡貴為一國首都,當然最高元首的宮邸也會​​建在這裡,但是這篇要說的是已經化身成為皇家博物館的國家皇宮( Istana Negara)舊址。這個吉隆坡攻略會提到的吉隆坡景點,相信對到過吉隆坡旅遊的朋友都應該不會覺得陌生。而對即將來馬來西亞的朋友,則是值得一遊的新看點。 馬來西亞實施聯邦議會君主立憲制的,最高元首是國家的象徵及軍事最高統帥,由九個馬來州屬的蘇丹在統治者會議中選出。最高元首任內期間皇宮,就要入住國家皇宮。國家皇宮不僅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住所,也像徵一個國家的主權。 這座原是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的宮邸,位於坐落於賽布特拉路(Jalan Syed Putra)的武吉八打靈(BukitPetaling)上,佔地面積為28英畝(110,000m²),在這裡可以俯視到巴生河(SungaiKlang)。原本是華人富商陳振永於1928年興建的私人豪宅。日據時期被日軍佔領成為舉辦宴會的會所。和平後陳氏的後人回到吉隆坡但沒有再回來居住,就由雪蘭莪州政府買下作為雪蘭莪蘇丹的皇宮,之後再易手給聯邦政府作為最高元首的宮殿。由於馬來西亞皇室的代表色是黃色,因此建築主要也以黃色為主。如今見到的建築,已是經過幾度擴建。 皇家博物院在以往還是最高元首皇宮時,是不對外開放的。大家也只能在皇宮大門外和御林軍拍照留念,或是參觀御林軍的交更儀式等。隔在門後的皇宮,對前來的旅客來說就是神秘的空間。而在新皇宮啟用後,這個曾經保衛森嚴的舊皇宮就化身成了皇家博物院,大開門戶讓公眾有機會一窺皇室生活的究竟。舊國家皇宮是在2011年11月卸下國家最高元首的宮邸重位,並在2013年2月正式以皇家博物院之姿對外開放。 人說“一入宮門深似海”,舊皇宮以往只能看不能入的大門終於大開,就讓人有機會品嚐是不是這般滋味。首先要到達皇宮,先要走上一條長車道,也許這還真能給人一種”深似海“的感覺。舊皇宮開放的是皇宮的東翼,還有一些特別的展覽館展示皇室的禮儀用具等。皇宮每日上午9時開放到下午5時,需購票入內參觀。參觀者將在官員負責帶領下參觀皇宮及給予解說。皇宮內參觀的地方包括最高元首與元首後的寢室,王子和公主們的起居室、最高元首批文的的辦公室、宴客廳、公主的舞蹈室及皇室牙醫診所等等。皇宮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但是室外拍拍建築外觀和庭院,倒是沒問題的。 以往只能在宮門前拍拍照,而現在就有機會入內看看皇宮的真貌,一窺皇室成員的生活面貌,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宮門之內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來說,何止是神秘,平日根本就遙不可及。如今宮門打開,雖然皇室已不再,但是能從遺留下來的建築和文物來了解馬來皇室的生活,也是值回票價。據博物館局總監透露,舊皇宮是在在很多民眾要求的情況下對外開放,可見很多民眾都像兒歌裡唱的那隻小貓一樣,也想進皇宮走走看看,一解好奇之心。如今很多人終於能得償夙願,不再只是當個皇宮的門外人了。 一個地方的建築和文物最能體現該地方的特色,生態旅遊鼓勵遊人在參觀建築古蹟及文物時能抱著愛物惜物的心態,遵守該景點定下的規矩。與當地人一起保護保存不易的文物,才不枉有關方面開門歡迎讓人參觀的美意,也豐富了旅程的價值。

Posted in 吉隆坡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The Little Penang Street Market – Antiques, Atmosphere, Excitement Galore!

If you’re fancying heading to Penang for a holiday, there’s just no way you can afford to miss out on the Little Penang Street Market!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visit in Malaysia, Penang is a lovely little gem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Penang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槟城北海斗母宫辉煌显威灵

<简体文> 马来西亚槟城是当年的华人先贤过番落脚的重地。华人的特性乃是无论去到何处,都会保留自己文化的根以及信仰。槟城景点当中,不乏礼拜的庙宇,无论是佛教道教,这些庙宇诉说的就是华人的文化、信仰及生活价值观。槟城攻略爱将这些古色古香,甚至是宏伟壮丽的庙宇列入名单之内。以至来槟城旅行,不看庙就好像少了些什么。金雕玉琢般的槟城北海斗母宫,也是游人应到此一游的景点。 据槟城北海斗母宫的官网称,这座斗母宫是由几位笃信道教的元老们受到當時觀音亭之主持師父囑託,發供奉九皇大帝並弘揚九皇大帝信仰內涵。得此啟示之後,便於當年九皇大帝聖誕之時,恭奉香爐親往海邊,迎迓九皇大帝之顯赫神靈,以便供奉於北海拉惹烏達路而开始的。后来经过几番增建才有今日金碧辉煌的建筑。 斗母宫大气的山门,以至宫内的三大殿都是选购自中国的高档材料,再邀请中国的师傅前来打造。整座建筑以金色为主调,层层叠叠的屋檐、房顶都以精细的雕刻来装饰。宮殿是以三殿連接式的中國傳統模型建造,並命為第一殿“眾神殿”,第二殿“聖德殿”和第三殿“斗母娘娘殿”。後殿兩旁立有兩座塔宇,命為“鐘樓”及“鼓樓”。 其中以第二殿圣德殿最为庄严,除非得到神明的允许,否则不得擅入。每年九皇大帝聖誕千秋的前一天,眾善信們將親往海邊,恭迎聖駕回宮共慶千秋。 适逢农历九月九皇大帝神诞,斗母宫也非常的热闹。在马来西亚北部,祭祀九皇爷可是大事,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参与。炉主和善信从农历八月廿八日在北海海滨沐浴之后,就要开始清口持斋,清心寡欲。接下来一直到农历九月初十都有一连串的庆祝神诞及祭祀的活动。当中包括了迎神、贺神诞、卜来届的炉主、游神、蹈火路等等。其中蹈火路可说是祭祀活动的高潮之一。 所谓的蹈火路其实就是赤脚走过烧红的火炭路。信众在这之前必须清心斋戒,然后就要凭着对神祇虔诚的信念,才能安然走过火路。据说,成功蹈火路的信众,不但是向神祇证明了自己对信仰的坚持,同时也能消灾解厄。当然,一般的善信也能趁此机会向九皇大帝求取平安,所以,神诞期间斗母宫香火鼎盛人头济济,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也想来看看这个盛大的祭典仪式,感受一下这样的热闹欢腾气氛?九月的斗母宫,可是充满着九皇爷的神威显灵啊! 但是,感受欢腾热闹之余,别忘了要注重生态旅游的理念,那就是尊重他人的信仰文化,在宗教场所举止要有分寸。可别得意忘形,犯了禁忌,那就非常不妙咯! <繁體文> 馬來西亞檳城是當年的華人先賢過番落腳的重地。華人的特性乃是無論去到何處,都會保留自己文化的根以及信仰。檳城景點當中,不乏禮拜的廟宇,無論是佛教道教,這些廟宇訴說的就是華人的文化、信仰及生活價值觀。檳城攻略愛將這些古色古香,甚至是宏偉壯麗的廟宇列入名單之內。以至來檳城旅行,不看廟就好像少了些什麼。金雕玉琢般的檳城北海斗母宮,也是遊人應到此一遊的景點。 據檳城北海斗母宮的官網稱,這座斗母宮是由幾位篤信道教的元老們受到當時觀音亭之主持師父囑託,發供奉九皇大帝並弘揚九皇大帝信仰內涵。得此啟示之後,便於當年九皇大帝聖誕之時,恭奉香爐親往海邊,迎迓九皇大帝之顯赫神靈,以便供奉於北海拉惹烏達路而開始的。後來經過幾番增建才有今日金碧輝煌的建築。 斗母宮大氣的山門,以至宮內的三大殿都是選購自中國的高檔材料,再邀請中國的師傅前來打造。整座建築以金色為主調,層層疊疊的屋簷、房頂都以精細的雕刻來裝飾。宮殿是以三殿連接式的中國傳統模型建造,並命為第一殿“眾神殿”,第二殿“聖德殿”和第三殿“斗母娘娘殿”。後殿兩旁立有兩座塔宇,命為“鐘樓”及“鼓樓”。 其中以第二殿聖德殿最為莊嚴,除非得到神明的允許,否則不得擅入。每年九皇大帝聖誕千秋的前一天,眾善信們將親往海邊,恭迎聖駕回宮共慶千秋。 適逢農曆九月九皇大帝神誕,斗母宮也非常的熱鬧。在馬來西亞北部,祭祀九皇爺可是大事,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參與。爐主和善信從農曆八月廿八日在北海海濱沐浴之後,就要開始清口持齋,清心寡欲。接下來一直到農曆九月初十都有一連串的慶祝神誕及祭祀的活動。當中包括了迎神、賀神誕、卜來屆的爐主、游神、蹈火路等等。其中蹈火路可說是祭祀活動的高潮之一。 所謂的蹈火路其實就是赤腳走過燒紅的火炭路。信眾在這之前必須清心齋戒,然後就要憑著對神祇虔誠的信念,才能安然走過火路。據說,成功蹈火路的信眾,不但是向神祇證明了自己對信仰的堅持,同時也能消災解厄。當然,一般的善信也能趁此機會向九皇大帝求取平安,所以,神誕期間斗母宮香火鼎盛人頭濟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也想來看看這個盛大的祭典儀式,感受一下這樣的熱鬧歡騰氣氛?九月的斗母宮,可是充滿著九皇爺的神威顯靈啊! 但是,感受歡騰熱鬧之餘,別忘了要注重生態旅遊的理念,那就是尊重他人的信仰文化,在宗教場所舉止要有分寸。可別得意忘形,犯了禁忌,那就非常不妙咯!

Posted in 槟城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Bukit Bintang – entertainment at its best in Kuala Lumpur

With so many places to visit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 and its entertaining Bukit Bintang cannot be missed out. Packed with cutting-edge malls, welcoming cafés, attractive restaurants, movie theaters, and countless specialty stores, we can actually say that Bukit Bintang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Kuala Lumpur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中央艺术坊(Centre Market)-吉隆坡的艺术宝地

<简体文>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只要你向当地人提起中央艺术坊(Central Market),他们都会点头说:“哦……那个卖很多艺术品的地方啊!”故名思议,这景点肯定和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央艺术坊位于吉隆坡市区的中心地带,只要乘搭快铁抵达Pasar Seni站就可到达,而它就在快铁站的对面而已。它和几个著名吉隆坡景点毗邻,所以在游览此处之后也能方便的过去其他的景点继续游程。若是你已查阅了不少的吉隆坡攻略做旅游前的功课,就会知道这个是个买礼物和纪念品的好地方。或者你只是纯粹想在来吉隆坡旅游时可以顺便鉴赏到具有南洋风情的艺术品及欣赏艺术活动的话,这个地方一定能满足到你。 中央艺术坊建立于1888年,当时这栋建筑物并没有什么艺术的品味,而是散发着菜市场的气味儿–此建筑物的前身其实的英殖民地政府为了满足当时开埠的人民的需要,而建立的“湿巴刹”(音译自马来语“Pasar”,“湿巴刹”说的其实就是有卖鱼菜肉等各种新鲜食材的市场,与菜市场无异。)。并分别在1889、1895、 1920 及1921年加以扩建,一直到1933, 才有如今的建筑规模,经年来扩建的总金额对当年来说算是天价。 在1970年代,随着吉隆坡城市发展飞速,这座老巴刹一度差点遭到被拆除的命运,后来此建筑被争取城为历史文化遗产建筑,才幸免于被拆卸的命运。时光荏苒,这座老建筑在1985年又再度面临及逃过被拆的命运。辗转来到了1995年,它就被装修成为文化市场,至今就为大家都熟悉的中央艺术坊(Central Market/Pasar Seni)。 如今人们已经不能从这里感受到当年小贩们叫卖鱼菜肉类的光景,一切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荡然无存。纵然也许还是可以从建筑内的空间的间隔及设计看出一点历史的端倪,但是现场气氛已经截然不同。如今这里充满着雅致的趣味,售卖各种具有马来西亚文化风情的手工品、画作、古董等的店面在这座建筑物里开放门户,欢迎来自各地游人来鉴赏及购买自己的心头好。这里出售的艺术品、工艺品及古董种类繁多,适合不同人的艺术品味。 中央艺术坊内还备有空调,隔开了户外烘人的热气让人们能舒适的在里面参观及购物。若是走累了,还可以在里面的餐厅吃点东西喝些饮料,再继续品味这个在喧闹城市中的艺术宝地。或者就是喜欢晒晒太阳想享受户外的阳光,也可走出去在艺术坊旁边的Kasturi walk一路穿过巨大的马来风筝牌坊下的走道,尝尝本地风味小吃。如今这些巨大的马来风筝牌坊也成了当地的景点,也是著名的路标。 除了为本地的艺术品提供市场空间,中央艺术坊也会不定期或配合本地的一些节庆举办文娱活动。就比如每周六、周一至周四都会有舞蹈表演。而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哪里也会举办一连串节目丰富的文化活、展示大型灯笼的灯会及中秋晚会等。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更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一般华人的节庆也受到重视,甚至有祖同胞也会跟着铜环工了,吃该季节的应节食品。这种情况,在马来西亚可谓是司空见惯,也是不同族群互相交流的方式。 除此之外,中央艺术坊为推广本地文化活动也不遗余力。2007年The Annexe Gallery 正式启用。它之前是一座小型影院,如今成为可用来举办各类文化表演、艺术品展卖及展览的场地。让本地艺术家个空间,向普罗大众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他们的创意及巧思,分享他们的艺术思维,为自己的作品寻找知音。 马来西亚的艺术领域正在萌芽的阶段,而中央艺术坊正式这样的宝地,体现出马来西亚在文化、人文及历史上丰富多彩的一面。我们鼓励游客除了带着买回去的纪念品之外,也能透过体会在地文化之美,带着美好回忆回国去。 <繁體文>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只要你向當地人提起中央藝術坊(Central Market),他們都會點頭說:“哦……那個賣很多藝術品的地方啊!”故名思議,這景點肯定和藝術有著密切的關聯。中央藝術坊位於吉隆坡市區的中心地帶,只要乘搭快鐵抵達Pasar Seni站就可到達,而它就在快鐵站的對面而已。它和幾個著名吉隆坡景點毗鄰,所以在遊覽此處之後也能方便的過去其他的景點繼續遊程。若是你已查閱了不少的吉隆坡攻略做旅遊前的功課,就會知道這個是個買禮物和紀念品的好地方。或者你只是純粹想在來吉隆坡旅遊時可以順便鑑賞到具有南洋風情的藝術品及欣賞藝術活動的話,這個地方一定能滿足到你。 中央藝術坊建立於1888年,當時這棟建築物並沒有什麼藝術的品味,而是散發著菜市場的氣味兒–此建築物的前身其實的英殖民地政府為了滿足當時開埠的人民的需要,而建立的“濕巴剎”(音譯自馬來語“Pasar”,“濕巴剎”說的其實就是有賣魚菜肉等各種新鮮食材的市場,與菜市場無異。)。並分別在1889、1895、 1920 及1921年加以擴建,一直到1933, 才有如今的建築規模,經年來擴建的總金額對當年來說算是天價。在1970年代,隨著吉隆坡城市發展飛速,這座老巴剎一度差點遭到被拆除的命運,後來此建築被爭取城為歷史文化遺產建築,才倖免於被拆卸的命運。時光荏苒,這座老建築在1985年又再度面臨及逃過被拆的命運。輾轉來到了1995年,它就被裝修成為文化市場,至今就為大家都熟悉的中央藝術坊(Central Market/Pasar Seni)。 如今人們已經不能從這裡感受到當年小販們叫賣魚菜肉類的光景,一切已經隨著時間流逝而蕩然無存。縱然也許還是可以從建築內的空間的間隔及設計看出一點歷史的端倪,但是現場氣氛已經截然不同。如今這裡充滿著雅緻的趣味,售賣各種具有馬來西亞文化風情的手工品、畫作、古董等的店面在這座建築物裡開放門戶,歡迎來自各地遊人來鑑賞及購買自己的心頭好。這裡出售的藝術品、工藝品及古董種類繁多,適合不同人的藝術品味。 中央藝術坊內還備有空調,隔開了戶外烘人的熱氣讓人們能舒適的在裡面參觀及購物。若是走累了,還可以在裡面的餐廳吃點東西喝些飲料,再繼​​續品味這個在喧鬧城市中的藝術寶地。或者就是喜歡曬曬太陽想享受戶外的陽光,也可走出去在藝術坊旁邊的Kasturi walk一路穿過巨大的馬來風箏牌坊下的走道,嚐嚐本地風味小吃。如今這些巨大的馬來風箏牌坊也成了當地的景點,也是著名的路標。 除了為本地的藝術品提供市場空間,中央藝術坊也會不定期或配合本地的一些節慶舉辦文娛活動。就比如每週六、週一至週四都會有舞蹈表演。而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哪裡也會舉辦一連串節目豐富的文化活、展示大型燈籠的燈會及中秋晚會等。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的國家,華人更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一般華人的節慶也受到重視,甚至有祖同胞也會跟著銅環工了,吃該季節的應節食品。這種情況,在馬來西亞可謂是司空見慣,也是不同族群互相交流的方式。 除此之外,中央藝術坊為推廣本地文化活動也不遺餘力。 2007年The Annexe Gallery 正式啟用。它之前是一座小型影院,如今成為可用來舉辦各類文化表演、藝術品展賣及展覽的場地。讓本地藝術家個空間,向普羅大眾甚至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他們的創意及巧思,分享他們的藝術思維,為自己的作品尋找知音。 馬來西亞的藝術領域正在萌芽的階段,而中央藝術坊正式這樣的寶地,體現出馬來西亞在文化、人文及歷史上豐富多彩的一面。我們鼓勵遊客除了帶著買回去的紀念品之外,也能透過體會在地文化之美,帶著美好回憶回國去。

Posted in 吉隆坡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The National Planetarium–a trip to the heavens

The National Planetarium, also known as Planetarium Negara, is located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 on top of one of Lake Gardens’ hills. Having a surface of around 120,000 square feet, the planetarium is the largest and one of the mos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Kuala Lumpur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